一個整新出發的自然歷史展示 : 墨爾本博物館

墨爾本博物館(Melbourne Museum)是澳洲墨爾本市的重要文化地標,坐落於卡爾頓花園內,比鄰皇家展覽館。這座博物館於 2001 年竣工,是南半球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儘管比臺中科博館年輕,但館藏豐富,藏品數量規模是科博館的 10 倍。

墨爾本博物館的定位

2023 年 5 月,隨著臺灣宣布 COVID-19 疫情防控降級,海外旅遊需求逐漸回升。筆者趁此機會前往澳洲進行製酒工業的考察,並在墨爾本短暫停留時,安排參訪墨爾本皇家植物園以及南半球最大博物館—墨爾本博物館的行程。這座博物館成立於 1854 年,至今已有 170 年的歷史。現址於 2001 年重新竣工,比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稱科博館)晚約 15 年。雖然較為年輕,但憑藉其豐富的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無疑是一座值得大家前往的文化殿堂。

墨爾本博物館的門口,長型立架廣告布條是以方便操作但顯眼的方式呈現,視覺畫面不互相干擾;官網經過精心設計,體現其做為大型博物館的深度,沒有充滿密密麻麻的時間地點展廳等眼花撩亂的內容。頁面主打簡要的展覽資訊,並在首頁下方強調其核心 3 大使命 – 讓參訪者發現歷史、文化與科學的深邃內涵。

墨爾本博物館前面的的長條展示廣告。(圖/陳志雄)
墨爾本博物館前面的的長條展示廣告。(圖/陳志雄)

優待票策略與幼兒專區

墨爾本博物館的票價策略與臺灣的公立博物館大不相同。該館規定 16 歲及以下兒童可免費參觀所有常設展,特展和 IMAX 視聽館則需另購門票;相較之下,臺灣的博物館通常對老人免費,並對主要客群收取全票的門票費用。這種策略差異或源於文化,但墨爾本博物館針對兒童的免費政策更貼近教育推廣的本質、似乎更合宜。

隨著時代變遷,博物館的主要參觀者年齡層逐漸下降,越來越多 3 至 6 歲的兒童成為展館的常客。墨爾本博物館因此設立了專門的兒童區域,位於入口處左側,是一個入口大且容易到達的專區,其中一側區域便利放置兒童推椅,以及孩童的生活用品,讓家長有足夠的緩衝空間可加以利用。有專門設計給小朋友玩的科教大型展品,寬廣與安全的展示區域給孩童盡力活動的空間,家長可互相偕同照護,也能在此放鬆心情。相比之下,科博館的幼兒專區則設在另一棟建築內,與主要展館區域有所分離,便利性略有不足。

圖21兒童區位於大門入口左側,有相當大的展區與便利設施。(圖/陳志雄)
兒童區位於大門入口左側,有相當大的展區與便利設施。(圖/陳志雄)
兒童區有方便的推車置放空間。(圖/陳志雄)
兒童區有方便的推車置放空間。(圖/陳志雄)
專為兒童設計的空間,足夠與家長互動。(圖/陳志雄)
專為兒童設計的空間,足夠與家長互動。(圖/陳志雄)

活體植物展示

現代化的自然史博物館多引入活體植物展示,而墨爾本博物館的中庭與頂樓展區則展示了多種澳洲代表性植物。中庭區運用頂部自然光和半封閉的方式栽植植物,遊客與植栽是隔離無法接觸的,頂樓戶外區則以金屬材質建造栽培區,與科博館 2 樓的植栽概念相同。活體動物展示在博物館極為困難,但植物活體展示則相對容易,既可增添自然科學的真實感也具有美化的效果。

相較之下,科博館的植物展示區內容與系統性科教及民生相關,包括有演化故事的植物,以及切身相關的藥用植物,不僅擁有完整的解說資訊,還提供了接觸的機會,讓參觀者在觀賞植物的同時也能夠深入了解其科學背景與文化意涵。科博館在活體植物展示的豐富度上具有良好的競爭力。

中庭原生植物的栽種採自然雨水澆灌方式。(圖/陳志雄)
中庭原生植物的栽種採自然雨水澆灌方式。(圖/陳志雄)
以帷幕隔絕的澳洲原生植物區。(圖/陳志雄)
以帷幕隔絕的澳洲原生植物區。(圖/陳志雄)
頂樓戶外植物區及解說牌。(圖/陳志雄)
頂樓戶外植物區及解說牌。(圖/陳志雄)

保育議題,袋狼的展示

袋狼的背部斑紋類似老虎(亦稱塔斯馬尼亞虎),是澳洲歷史上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動物,墨爾本博物館在展館的一個重要角落展示了袋狼的相關資料與保育故事。袋狼在哺乳動物的演化研究上具有特殊意義,在 1936 年,最後一隻活體紀錄死亡於動物園,但留下了牠的黑白紀錄影片,袋狼的滅絕成為澳洲保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案例。然而,澳洲對袋狼是否仍存在的可能性抱持著希望,甚至還懸賞重金,吸引人們探索其再現的機會,但至今尚無再發現的確鑿證據。

去年報導,瑞典科學家想用袋狼標本上的 RNA 資訊,藉由近似物種的細胞以基因工程來復育已滅絕物種,當然這不是很容易達成的研究。澳洲袋狼的重要保育故事令人深思,反觀臺灣,我們是否也能有類似的保育故事進行展示?例如臺灣雲豹或是最近滅絕的植物,能否成為我們教育與保育展示中的核心內容?

袋狼的展示空間。(圖/陳志雄)
袋狼的展示空間。(圖/陳志雄)
袋狼復原模型標本。(圖/陳志雄)
袋狼復原模型標本。(圖/陳志雄)
袋狼骨骼標本。(圖/陳志雄)
袋狼骨骼標本。(圖/陳志雄)

視覺空間的延伸

近代博物館經常利用挑高的大廳設計,營造出宏大的視覺效果,讓參觀者一踏入館內便感受到空間的壯麗。墨爾本博物館的大廳內展示了一具完整的藍鯨骨骼標本,進入展館即能感受到一股壯觀的震撼力。科博館雖然也展示了淮河古菱齒象等大型標本,但展廳的天花板以燈光設計為主,較少有抬頭欣賞展品的機會。這樣的差異在視覺體驗上呈現出不同層次,或許可加入未來的設計中。

在平視高度的展品上,墨爾本博物館不吝地善用館藏,常看到排列得密密麻麻小生物的畫面,展場上推出數量令人讚嘆的節肢動物,而且都是完成度很高且優質的標本,即使常設展可能會損耗標本,但這似乎是墨爾本博物館的投資,這種系統演化展示最能吸引年輕人加入自然史研究,筆者認為這也是博物館的任務之一。

抬頭可見的展示手法。(圖/陳志雄)
抬頭可見的展示手法。(圖/陳志雄)
昆蟲標本在展場的陳列手法。(圖/陳志雄)
昆蟲標本在展場的陳列手法。(圖/陳志雄)
密集而系統性的展示手法很吸引人。(圖/陳志雄)
密集而系統性的展示手法很吸引人。(圖/陳志雄)

人類文化

袋鼠和鴯鶓是澳洲的代表性生物,和澳洲人的生活及文化息息相關,是以立牌標示為澳洲文化的主視覺。墨爾本博物館在人類文化展區的展示內容不僅涵蓋古代文明,還融入了當代人文,使展覽內容更具時代感與多樣性。例如,該館展出一些現代藝術品,甚至將現代船隻高掛於展廳之中,這不僅介紹了澳洲現代文化的發展,也讓當地人與外國遊客感受到現代科學與藝術的交融。

相比之下,科博館的一樓主展區主要展示的是古代文明,尤其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元素,但在近期臺灣文化與科學的展示上則略顯不足。或許,未來科博館可以更多關注臺灣的現代人文發展以及原住民文化,讓這些獨特的文化資產成為博物館展示的一大亮點。

澳洲的代表性生物與其平面設計。(圖/陳志雄)
澳洲的代表性生物與其平面設計。(圖/陳志雄)
人類文化藝術的展示。(圖/陳志雄)
人類文化藝術的展示。(圖/陳志雄)
澳洲原住民的生活器具。(圖/陳志雄)
澳洲原住民的生活器具。(圖/陳志雄)

參觀的反思與展望

墨爾本博物館的豐富館藏與多樣展示為筆者帶來了深刻的啟發與反思。其在自然史、文化展示與科學教育上的卓越表現,讓人感受到這座博物館的文化使命與未來發展潛力。而科博館也有其獨特的展示重點和教育使命,但未來仍可藉由參考國際大館的經驗,在展覽內容和空間運用上進一步提升。這次參觀體驗讓筆者不禁思考,臺灣的博物館在未來如何能更好地結合自身特色,發展出更豐富且具教育意義的展示內容。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隱身於河內都市叢林的博物館 – 越南國立自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