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3 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活動委員會年會上,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本文分享新定義之下博物館教育面臨的挑戰,並探討其未來樣貌。
2023 ICOM-CECA 年會在新加坡
ICOM-CECA ( ICOM Committee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ction ) 是 ICOM 最大的委員會之一,聚集全球關心博物館教育的專業工作者,提供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於 2023 年 11 月 20 至 24 日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召開年會,主題為:「博物館:形塑教育的未來」(Museums: Shaping the Future of Education)。此次共有超過 200 名國際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參與,為 ICOM – CECA 繼博物館新定義於 2022 年 ICOM 布拉格大會通過表決之後首次大規模的會議,因此新定義中的許多概念就成了討論焦點。
博物館新定義下的挑戰
會議首日,現任 ICOM-CECA 主席 Marie-Clarté O’Neill 教授比較了 2022 新定義及前一版 2007 定義的差異。其中有一些關鍵詞被延續保留,如:「研究」(research)及「教育」(education)二詞在兩版定義中皆出現,顯示其不可動搖之地位。同時,當然也有因應社會變遷而新增的關鍵詞:「詮釋」(Interpretation)、「易近性」(accessible)、「包容性」(inclusive)、「多樣性」(diversity)、「永續性」(sustainability)、「專業」(professionally)、「社群參與」(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省思及知識共享」(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等,這些字眼雖然對正式的博物館定義而言是新的概念,然而對於 ICOM – CECA 社群而言,卻是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因為它們早已在博物館教育界被討論與實踐多時。正因為如此,ICOM – CECA 的成員們深知在實務工作的現實層面中,新定義有哪些挑戰與陷阱。Marie – Clarté O’Neill 教授提出了幾個例子:
- 以「專業」來說,在許多國家,博物館教育人員面臨的是低薪、短期合約、非全職、缺乏完善的專業養成。在此情況下,我們要如何期待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教育人員皆擁有高度專業性?
- 「近用包容」往往被狹義的解釋為服務身心不便者等弱勢族群,其實更理想的狀態應是廣納所有對象與需求,包含在生理、感官及認知理解方面創造普遍可及性(universal accessibility),然而,這也是最棘手的。試想要如何為所有類型的觀眾提供認知互動、如何確保大眾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體驗?
- 做為教育機構,「省思及知識共享」是當代博物館重要的使命。研究指出,理想的參觀體驗主要包含:認知、想像、情感 3 個面向,但是,這些概念是否已被博物館的策展及教育專業同仁理解且應用呢?目前許多博物館呈現的知識還是以認知為主,著重知識的單向傳遞,尚未達到雙向的共同分享。
- 博物館的「研究」涵蓋眾多領域,長久以來在 ICOM 社群中被視為最重要的概念。然而,在博物館教育界,參觀體驗相關的研究卻鮮少受到重視,也不常被應用在實務工作上。
- 「社群參與」方面,與誰合作、如何確立共同目標、合作的型態、經費由誰支出等,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博物館應以何種形式參與其中,如何從博物館主導的傳統垂直管理,轉變為更有彈性、透明開放的水平管理?
以上諸多現實問題未必有明確解答,且在不同地域環境與社會文化脈絡之下,新定義的實踐也必須因地制宜。尤其當世界急遽變化、各種挑戰接踵而至,博物館又該如何因應?
科學博物館如何面對社會議題?
在年會中,國際與會者接力發表自身的論述想法、分享實務經驗,從近用包容、協作與合作、學習互動的新途徑等,主題豐富多樣。而筆者及同行的林思婷 2 人亦以 “ Museum as a Dialogue Platform: Integrating Social Issues into Guided Tours ”(博物館做為對話平臺:社會議題融入導覽解說)為題,發表透過主題式導覽討論社會議題、提供觀眾對話平台的經驗,並以 2020 年起推出的多元性別導覽為例,分享活動研發歷程、執行狀況、成果、限制及未來發展方向等。
博物館的社會責任是什麼?面對氣候變遷、戰爭、性別平權、健康與福祉等社會議題,博物館可以扮演何種角色?科學博物館給予大眾「理性、客觀、可靠」等印象,此時成了兩面刃。一方面,我們可以鼓勵社會大眾以科學探究的精神分析社會議題、激發批判思考與對話、彼此交流並尊重社會上多元的聲音與意見,另一方面,我們常常必須面臨立場的選擇。雖然博物館長久以來被認為應維持客觀中立,但很多時候,看似中立的表面之下,其實隱含著某種立場。2017 年,美國的兩位博物館從業人員 La Tanya S. Autry 與 Mike Murawski 提出「博物館是不中立的」(Museums are Not Neutral)運動,國際間不少博物館工作者群起響應,倡議博物館成為改變社會、實現正義的媒介。
博物館觸碰社會議題,會不會引發爭議和質疑?該如何回應?在社會上又會造成什麼效應?對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是否會造成影響?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可以確定的是,在現代社會,博物館與社會的連結越來越強,面對眾多議題,我們無法置身事外。因此除了需要對社會脈動保持高度敏感度、確立博物館的立場、內部溝通達成共識,還得保持彈性,以開放的態度、溫柔堅定的力量與大眾共同參與社會議題的討論。
實踐博物館核心價值
國際博物館教育社群早已敞開雙手擁抱新定義,然而,其中的實務操作未必能夠盡善盡美,因此定位核心價值,並在實踐過程中有效分配及利用資源、時常檢視與反思、持續學習、勇敢試錯,是身為當代博物館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可以提醒自己的。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