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介入科學展覽的知識再製與訊息溝通:「島嶼浮塵:PM2.5 視界」特展的個案研究

本文擬透過研究一個國內近年的代表性展覽「島嶼浮塵:PM2.5 視界」,探討科學博物館以及科學中心作為大眾學習科學知識或機構傳播科學訊息的場域,在當前採取藝術介入策略時呈現的兩個研究課題。第一,文本探究博物館在進行跨領域合作時,其知識傳遞與權力運作的問題,亦即博物館機構如何透過跨領域展覽進行知識的篩選與再製;第二,本文也欲探討跨領域知識的結合在博物館場域如何與觀眾互動,其展覽訊息如何與觀眾溝通。本文擬將上述兩個研究問題放置於兩個面向的交點加以思考:其一為科學教育,重視博物館作為非正式教育機構的學習成效;其二為科學溝通,強調社會大眾對於科學的理解與素養。本文因而首先耙梳這兩個面向的研究發展並說明之間的匯流。其次,文章說明其如何借助韓禮德的語言學的系統功能理論,以及貝西‧伯恩斯坦的教育機制理論,以分析展覽知識的傳遞者與學習者之間的權力關係,乃及於權力關係下展覽訊息的傳遞溝通模式與其內在特徵。最後,本文綜合立基的理論架構、策展人與觀眾訪談內容,分析個案如何就兩個研究問題呈現意義與啟示。

研究發現,從結合科學與藝術的企圖與安排上,「島嶼浮塵:PM2.5 視界」屬於弱分類的展覽。展覽的非線性論述以及開放性展區,使得展覽屬於弱架構。在作品辨識上,展覽的低成規反令觀眾不易覺察弱分類的意圖。至於博物館與觀眾的互動關係中的溝通控制方面,博物館的教導性論述是明確的,但其規約性論述與觀眾類型不同而有行為與態度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本展的教導性論述的架構偏強,但規約性論述偏弱。由於分類強度的變化會改變辨識原則,觀眾需要一定的社會文化資本去理解,方能有利其學習,由此本文進一步分析觀眾辨識並判斷如何與展覽互動的依據。

眷村做為文化遺址場域:回溯水交社集體記憶與離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