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做為文化遺址場域:回溯水交社集體記憶與離散歷史

自 1940 年代後期國共內戰的局勢使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大批的軍民也跟著遷移至此,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因內戰而引發最大的人口遷移,更在全臺各地建立八百多個眷村,安置遷移來臺的軍民,以利於國民政府的反攻大陸計畫。眷村的居民身份為軍人及其家眷,來自中國各地,因為戰爭而居住臺灣,保有各種不同省籍的語言與生活習慣,眷村成了位於臺灣各地特殊的城鄉聚落,其中的生活方式、歷史記憶與族群融合,也構築了經歷國共內戰、冷戰時期世代的集體記憶以及離散的經驗與歷史。

由於冷戰的結束與時代的變遷,臺灣與中國的關係也進入新的局面;如今許多臺灣的眷村在政策、都市更新計畫的實施下,面臨被拆除的命運,許多眷戶被迫遷移,昔日的榮景不再。然而,眷村做為世代交替的重要記憶與歷史空間,讓眷村文化的保存刻不容緩,有鑑於此,全臺灣目前有許多眷村被有計畫的保留,例如成為社區博物館或文化園區、展演空間等用途。本文將以臺南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的展演館所呈現的展覽「眷戀煙花燦爛的歲月」為例,探討在眷村文化保留的趨勢下,許多藝術、建築、文化工作者等專業人士的跨領域合作,及社區民眾的參與、對話,使眷村空間成為藝術家進駐點、博物館與文化園區的過程,以及眷村做為文化遺址的場域,藝術介入、展演的呈現以及具有對話性和教育性的工作坊,帶領民眾瞭解這個世代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歷史的重要歷程。

記憶為表述之策展實踐與反思: 以雄江庫區移民文化博物館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