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台語文化與海洋教育:「塑殺海洋」活動

透過真實案例的信天翁繪本故事導讀,傳達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系統和 海洋生物的威脅。(圖/黃立君)

「塑殺海洋」活動結合海洋環境教育和臺灣台語文化,主要在提高參與者對海洋生態保育和環保的意識。透過多元互動方式促使參與者了解並實踐海洋保護行動。

環境議題是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海洋環境保護尤其受到重視。基於此,為了提高公眾對海洋生態保育和環保的認識,並配合教育部國家語言友善環境實施計畫的推動,科博館於 2024 年 2 月 25 日推出第一梯「塑殺海洋」-臺灣台語課程活動,以提高學員對海洋生態保育和環保的意識。這項活動結合了海洋環境教育和臺灣台語文化的元素,藉由多元的互動方式引導參與者深入了解海洋議題,並提出實際行動以改善海洋環境的未來。

海洋生命故事:信天翁悲鳴曲

活動的第一部分以「海洋生命故事:信天翁悲鳴曲」為主題,我們透過真實案例的信天翁繪本故事導讀,向參與者傳達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的威脅。這套繪本共 12 張圖面,由臺中市四維國民小學師生共同創作而成,色彩繽紛、充滿創意卻不失真意,深受參與者喜愛。透過這個故事的導讀,喚起參與者對海洋議題的關注,不僅感受到了海洋環境的脆弱,也開始意識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如何影響著海洋生態。

透過真實案例的信天翁繪本故事導讀,傳達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系統和 海洋生物的威脅。(圖/黃立君)
透過真實案例的信天翁繪本故事導讀,傳達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的威脅。(圖/黃立君)

搶救海洋大作戰 / 回收大百科

在第二部分的「搶救海洋大作戰」桌遊競賽和「回收大百科」數位互動遊戲中,我們進一步加強了參與者對海洋生物、海洋廢棄物以及垃圾回收的認識,參與者不僅學習到知識,還享受到互動的樂趣。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遊戲中融入了豐富的臺灣台語詞彙,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活潑,也促進了臺灣台語文化的傳承和推廣。

「搶救海洋大作戰」讓參與者透過桌遊競賽模擬撿拾海洋廢棄物,也融入了豐富的臺灣台語詞彙。(圖/許珮慈)
「搶救海洋大作戰」讓參與者透過桌遊競賽模擬撿拾海洋廢棄物,也融入了豐富的臺灣台語詞彙。(圖/許珮慈)
透過操作回收大百科網路數位互動遊戲,參與者不僅對垃圾回收更加認
 識,還享受到互動的樂趣。(圖/黃立君)
透過操作回收大百科網路數位互動遊戲,參與者不僅對垃圾回收更加認識,還享受到互動的樂趣。(圖/黃立君)

海洋工作坊:海廢變裝秀

活動中的「海洋工作坊:海廢變裝秀」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創作的平臺,鼓勵參與者將海洋廢棄物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透過創作過程,參與者不僅能夠實際感受到將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物品的成就感,還能展現自己對海洋環境的關懷和愛護。而在活動的結尾「愛海之心:愛護海洋的生活方式」,也鼓勵參與者分享自己愛護海洋環境的實際行動,並提出個人和社區層面上的具體措施,共同為改善海洋環境的未來而努力。

透過創作過程讓參與者實際感受到將海洋廢棄物轉化為藝術品的成就感,
 同時展現自己對海洋環境的關懷和愛護。(圖/許珮慈)
透過創作過程,參與者能親身體驗將海洋廢棄物轉化為藝術品的成就感,同時展現對海洋環境的關懷與愛護。(圖/許珮慈)
參與者將海洋廢棄物(浮球)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圖/許珮慈)
參與者將海洋廢棄物(浮球)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圖/許珮慈)

迴響與展望

繼去年我們推出的「年年有魚?」-臺灣台語課程活動獲得了廣泛好評,今年第一梯「塑殺海洋」活動結束後,參與者無論在填寫問卷還是社群媒體上都有正面的反饋,給予我們很大的信心與支持。這項活動的成功在於結合了臺灣台語文化和海洋環境教育的元素,以及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參與者傳達了重要的議題訊息。我們相信,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培養出更多對海洋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有意識的公民,並於生活中做出改變。

本文結束分隔線

住在我們家附近的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