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鍾令和、王承皓提供
藉由不同時期在臺灣海邊所觀察到的海漂垃圾說明其嚴重性,其中容易累積海漂垃圾的海岸多數面北,推論受東北季風的影響甚大。
海漂垃圾是個嚴重且嚴肅的議題,它可能來自遠方的國家
第一次意識到是 2015 年 9 月與日本新潟大學的學生在白沙屯出野外。在看完著名的過港貝類化石層後,我們在後龍溪出海口觀察沙岸地形,遠遠看到一包奇怪的鋁箔包物品,上面標示著北海道的圖形。拿給日本學生看時,她很不好意思地說這是一種南瓜濃湯的料理包,我們當時討論了很久這包外形完整的料理包是怎麼從北海道一路漂到苗栗。
南方四島的海漂垃圾,仍然充斥西吉的北岸
時間拉近一點,2017 年筆者剛到科博館工作的時候。因為與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拍攝南方四島中的藍洞 VR 影像。在西吉的登島過程,簡直像是直接走過海漂垃圾場(拍攝詳細過程請看科博館訊 369 期)。而兩年前的暑假在南方四島的自然調查中,西吉的北岸仍是滿滿的海漂垃圾。根據報導,在疫情期間海管處邀請志願者,以日薪 1500 元進行為期半年的清除海漂垃圾工作。截至去年 10 月初,南方四島已清出了超過百噸的海漂垃圾,其中大部分來自對岸。
兩小時的海漂垃圾大調查,滿載返航
去年清明節筆者回到澎湖西嶼老家掃墓,小時候夏天開滿紅紅的天人菊已被乾枯的銀合歡取代,而海灘上四處可見破碎的微塑膠汙染物。在與二叔閒聊中得知海漂垃圾以西嶼北邊的合界村附近最嚴重,筆者趁著晚餐前空檔騎著摩托車去瞧瞧。由於是臨時起意,不是專程來撿海漂垃圾的,前半個小時主要在觀察本地海漂物的組成,跟臺灣本島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多了許多中國大陸來的海漂垃圾。
為有效利用時間,筆者針對個數最多、徒手就可撿起的魚形浮球進行撿拾。在短短 1 小時內就拾獲 140 個魚形浮球,在摩托車滿載情況下返航。回家後長輩雖沒說什麼,但眼神中隱約透露著為何要撿這些東西回來的不解。
魚形浮球哪裡來?來自中國和臺灣本島!
根據 O2 Lab 海漂實驗室唐采伶的撿拾海漂物不正式統計(實驗期為 2019 年 10 月至 11 月):第一名是寶特瓶蓋(377 個);第二名就是這種俗稱浙江藍的魚形浮球(302 個);第三名是寶特瓶(302 個)與第四名是吸管(213 個)。這結果與筆者在合界村海邊所見大致相同,進一步藉由魚形浮球上的標記得知有 – 85%(119 個)來自中國浙江,另外有- 4%(5 個)是臺灣本土的產品。
海灘上的主要汙染物,魚形浮標是其中之一
雖然製造地並不能證明什麼,也有可能是臺灣漁民使用其他種類的浮標,可是這種魚形浮標確確實實是海灘上的主要汙染物之一。而其中最南邊有一個來自香港,最北邊也有一個來自北海道,這讓筆者聯想到那包南瓜濃湯料理包,這也意謂著海洋是連通的,需要你我共同維護,這亦是每位地球公民的責任。
從東亞地區的冬季季風可以略窺這些魚形浮球的漂流路徑。這也告訴我們想降低海漂垃圾,得仰賴每個人都減少對一次性塑膠產品的使用,不然可以想見,當明年東北季風再起時,海邊又會漂來上百噸的海漂垃圾。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