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3 年統計,65 歲以下具傳統匠師資格且實際從事建築遺產修復的匠師有 299 人,而平均每年傳統匠師需求量是 1,380 人,供給與需求間呈現巨大的落差。然而,不只是工匠數量不足,古蹟歷史建築修復的品質,長期以來一直為審查委員乃至民間文資愛好者所詬病。為解決上述問題,政府從 2000 年以降,每年都會編列預算,主辦不同類型的建築遺產修復培訓課程,但是這些努力似乎並沒有明顯地反映在就業市場上。針對上述的議題,相關的研究論文仍然相當稀缺;由政府所發包的研究計畫,多著重於未來政策與執行策略的規劃,但是缺乏對受培訓者事後的追蹤調查。本研究以文化建設委員會(現為文化部)2006 – 2009 年兩期 4 年的建築大木作修復基礎與傳習課程為研究對象,採用質化回溯研究的方法,追蹤研究當時參與課程學員的職業軌跡。本研究發現,學員對課程安排、類師徒的教學法給予很高的評價,這也解釋了學員的回流率很高。但是最終進入大木工匠職場的學員卻是鳳毛麟角。本研究認為,大多數課程學員並不願意成為身體勞動者在工地現場修古蹟,部分學員繼續其原來的職業,部分人更願意成為姿態優雅的工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