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要籌建設置一個館所通常經過相當冗長的時間。主要原因可能包括:文化場域專業者對建築工程相對陌生,相關工作介面整合困難;一座館所需要預算費用龐大,且涉及日後經營管理與運作模式。凡此種種,均使得籌備與興建館所變得更為複雜。
全球化下的城市競爭趨勢,許多地方政府紛紛以藝文場館做為城市行銷主角,透過諸如「國際競圖」來引入明星建築師,以期量體龐大且造型奇特的地標性建築能創造話題,帶動城市行銷。對建築專業者來說,藝文館所本身是否制訂出周詳的使用需求與空間計畫書,是建築專業者得以依循的重要依據。跨領域專業者之間是否能充分對話與討論,實為影響建築構成與後續維管使用的關鍵,但兩者間如何展開實質對話,是否有任何因素導致雙方難以在專業場域有所對話?這些隙縫應該如何縫補?
立基於前述的現象描述,本研究嘗試引入行動者網絡理論,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研究個案,由雙方團隊工作者的訪談等質性資料切入,從各方行動者的網絡化關係著手,從中解析「人」與「非人」等因素的作用,試圖解析雙方在其專業實踐過程中,彼此對話與遭遇的難以對話所在,以期為臺灣館所等文化基礎設施的籌備過程提出不同的審視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