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於 1969 年的臺中「審計新村」,原為臺灣省政府審計處員工宿舍,後因精省等因素致宿舍閒置,多年來沈靜封閉於熱鬧街肆中,直到在地社區文化工作者的積極介入,引入「小蝸牛市集」,打開封閉多年的老屋宿舍群,也帶來人潮與潛在商機。
經由社區組織工作、都市領域專業者、在地的大學與公部門之間的協力網絡,臺中「審計新村」儼然變身為閒置老屋(宿舍)群的活化經典/成功案例。「小蝸牛市集」成為在地活化空間場域的年輕創意品牌;臺中市政府引入輔導青年創業的政策,創意工作者群聚於此,帶動與改變場域氛圍;國有財產局樂於以此為活化閒置國有財產的政策成績;居民與觀光客愉悅地享受延伸勤美誠品、綠園道與國美館等周邊藝術設施與文化觀光景點。然而,一個看似「結局」美好、振奮人心的閒置宿舍群變身記,是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過程?不同社群與行動者的介入,如何經由各個場域的作用力,而共同串聯起這個網絡化的治理呢?藉由深入訪談與文獻資料的整理,本文從都市文化政策的脈絡為基礎,以「創意場域」概念所框架的多元網絡為分析視角,以期理解、詮釋或解構這個變身記。
研究發現固然凸顯了多元「網絡治理」力量視角的有效性。然而,這個變身過程中凸顯的空間不正義現象,或許是城市文化治理與創意城市思維中,更值得持續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