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所揭露的生態知識和原理,超越社會地域脈絡和意識形態的疆界,具有普世共享的流通性,在博物館扮演著詮釋與意義的溝通媒介。邀請大家來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賞析並探索「博物繪」自然與藝術交會之美。
策展繪
博物繪圖(或稱科學繪圖、自然繪圖),呈現的是一種觀察自然的態度和角度。 2024 年 3 月 28 日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松鶴館展出的「博物繪:浙江自然博物院典藏展」,匯集當代大陸博物繪作品精華,提供多元物種豐富深層的美感體驗,是各界科學藝繪愛好者觀摩交流的好機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作為引領 1980 年代以後,臺灣新博物館運動的重要指標,長久以來,即十分注重自然科學、人文藝術之間的溝通對話,辦理多項競賽、展演和教育推廣活動。諸如 2010 年啟動的「科學繪圖研習與競賽」,一方面引介公民藝術家以自然科學素材做為創作題材;另一方面,也演繹博物科學家如何將研究過程產出的獨特視角,當做藝術作品來呈現。
2023 年科博館推出「科畫博物」特展的同年,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率團訪問浙江自然博物院,回國後積極促成科博館辦理特展,以浙江自然博物院繪圖藏品為基礎,展現當代華人生物藝術創作不同風格,由此凸顯自然史博物館使命角色。
浙江自然博物院是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所屬安吉分館是亞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安吉分館籌備期間,將「自然藝術館」列為展廳主題之一,展開各類博物繪畫和自然藝術品徵集蒐藏計畫。包括:當代科學插畫(鳥類及植物的科學圖鑒圖、墨線圖)、動植物博物藝術畫(具有科學性、寫實性,但非用於科研科普插圖的美術作品)、博物版畫(西方 16 – 19 世紀為主的博物類著作插圖頁)、博物題材蓪草畫等。並邀請科博館「科學攝影:自然與藝術之迷」特展( 2019 年 6 月 28 日至 12 月 30 日),巡迴做為安吉新館對外啟用開放的首檔特展。
在短暫緊湊的 5 個月籌展時限內,策展團隊經歷選件、簽約、定稿、設計、發包、點交、施工、監造、布展、開幕等任務。首先由顧問周文豪和黃俊霖赴浙江進行選件,展出作品學術內容,由黃俊霖(展說)、周文豪(鳥獸)、陳志雄(植物)、陳哲志(真菌)編撰,英文翻譯由王寶晶、鍾慧元協助潤飾。與此同時,譚美芳的行政協調、王思羽的資料提供、余秀蕙的空間設計、章晨玫的保險運輸、林芳宜的網頁設計、維護科的展櫃組立、林盛隆的文書支援、謝京偉的燈光設計、彭瑄玉的牆體彩繪、謝玉鈴的觀眾調查、陳彥君的標本提供、陳定安的真品護運、曾美華和林德牧的點交還及布展,以及賴毓晃主任、吳詩雯科長、廖秋文等園區同仁的參與投入。
「博物繪」特展,以演化、適應、保育的角度詮釋每件作品的科學訊息。除了引領觀眾回顧科學繪圖的前身與發展歷程,還展現生物藝術創作的不同題材和風格。本展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浙江自然博物院共同主辦,邀請公民共同探索、領會自然科學與藝術交會之美。
展出繪
「博物繪」特展連結不同自然生態藝繪主題,從歷史古典圖繪,到當代繪師創作等多樣豐富的作品。主展區分為 3 大單元:
單元一:博物繪畫-起源與演變:史前時代、西方草藥學的繪畫、中國花鳥畫與本草圖譜。
單元二:科學繪圖-認識世界,傳播知識:西元 15 世紀、西元 15 – 16 世紀、西元 17 – 18 世紀、西元 19 世紀、西元 20 世紀。
單元三:當代博物繪畫:當代 7 位優秀畫家 63 幅作品,物種主題包括:鳥類 27 幅、植物類 28 幅、真菌類 6 幅、獸類 2 幅。
互動展區設有繪本閱讀觀摩的「閱鳥區」和「讀鳥區」,觀察鳥類標本並寫生的「繪鳥區」,以及擬鳥敲擊啄木的「啄鳥朝鳴區」。後場背景音樂,則循環播放《天籟所在的地方》鳥語專輯,曾獲第 12 屆美國獨立音樂獎最佳新世紀音樂獎的作品。
媒體室播映《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介紹兩岸瀕危鳥類的發現與守護人:一是臺灣生態紀錄片梁皆得導演,二是浙江博物館陳水華館長。黑嘴端鳳頭燕鷗(中國稱做中華鳳頭燕鷗)曾消聲匿跡 63 年,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 2000 年梁皆得導演在馬祖發現其繁殖蹤跡,引起鳥類學家陳水華的關注, 2002 年開始踏勘 2 千餘座中國沿岸島嶼探尋鳥蹤,致力挽救瀕危鳥種步入滅絕的命運。由此賦予博物繪作品更深邃的生態保育意涵。
基於友善環境的綠色展示主張,本展重覆使用黑骨鋁擠型、草皮背板、圖框、氣密展櫃模組架構等,並採選可再利用的鋼絲夾具,實踐循環經濟的創生理念。配合鳥園氛圍,設計鳥窩、鳥羽、鳥籠、啄木、鳥樹叢等裝置藝術,增添豐富多樣的樂趣與美意。
當代繪
「博物繪」特展的核心亮點,是當代 7 位畫家的 63 幅作品,展現當代華人繪畫之主題、風格、技法和運用的多元性。
曾孝濂(52 幅)、李聰穎(4 幅)、盧濟珍(2 幅)、朱小元(2 幅)、張瑜(1 幅)、陳子胄(1 幅)、田震瓊(1 幅)的畫作,各有專擅主題和畫風,多是經過博物學家式的仔細觀察、揣摩,藉由繪圖技藝詮釋,將所要傳遞的美感凝鍊在作品之中。使用媒材工具涵蓋水粉顏料、壓克力顏料、墨水、油彩、鋼筆、針筆、毛筆、墨線等,透過水彩畫、工筆畫、油畫、國畫、素描等手法,描繪自然物種的種種面貌。
鳥類和植物的主題為本展的大宗。作品中的普通鳾、紫嘯鶇、黑翅鳶、黑枕王鶲、松鴉、星鴉、綠背山雀、河烏、白鶺鴒、白頭鵯、黑枕黃鸝、水雉等鳥類,麥冬、薑黃、蓮、箭根薯、萵筍花、玉葉金花、木棉等植物,竹蓀、香菇、黃牛肝菌等真菌,皆是臺灣本土可見的物種。其中黑嘴端鳳頭燕鷗,更是兩岸共同保育的重點鳥類。
結語
誠如愛因斯坦所言:「科學和藝術的共通泉源是神秘」。愛因斯坦認為科學的轉化就像一件藝術作品,達文西則稱圖像的製作是一種科學。科學與藝術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由東西方許多古典博物學家,同時是科學研究和圖像繪製者得以印證。如何催發自然科學、圖影藝術跨領域合作契機,導引探索核心創意背後的能動力,開啟人們重新認識經驗世界,是當代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趨勢。
是以「博物繪」特展,引進對岸博物館最優秀的生物繪圖藏品,用以迎接各界朋友共同探索,從另外一個角度,掀開另外一扇門,透過自然科學與藝術結合之作品,重新欣賞自然生態之美,進行心智和創意的交流對話。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