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筆下的921地震:國寶級畫家施並錫之大地關懷


捐贈儀式貴賓合影(圖/黃元琪)

施並錫教授舞動著畫筆將歷史描繪在畫布上,色彩與筆觸透露出對土地、民眾的共感與憐惜。畫筆下的921地震,更是生命的體驗和時代的見證,扎根於鄉土的畫作,給我們溫度與反思,讓關愛的心守護彼此,以疼惜和尊敬的心,面對這片生養你我的寶島。

捐贈儀式背板圖像(圖/劉美秀)
捐贈儀式背板圖像。(圖 / 劉美秀)

難忘的一幅畫─望鄉

大學一堂臺灣藝術史的必修課,讓筆者從此與施並錫教授的畫作結下不解之緣。還記得當時授課教師廖新田老師介紹近代臺灣美術家,一張張經典畫作投影在布幕上,大家聚精會神地運用藝術史的風格分析法,從畫作背景、時代、線條、筆觸、用色,整理歸納出畫家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其中,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正是施並錫教授發表於1979年「吾土吾民」個展時的巨作〈望鄉〉。轉眼間20年過去了,自己就好比畫作中的少年,終於盼到〈望鄉〉的彼岸……。

施並錫教授贈筆者的〈望鄉〉複製畫。(圖/黃英哲提供)
施並錫教授贈筆者的〈望鄉〉複製畫。(圖 / 黃英哲提供)

「大地關懷」地震系列畫作的捐贈

2023年5月12日,施並錫教授在921震災即將屆滿25周年的前夕,將他在 1999年實地走訪災區,創作出20幅的系列畫作「大地關懷」捐贈給科博館。曾有人疑惑,為何是捐贈給科博館而非國美館,當天的捐贈儀式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廖仁義館長給出了答案,廖館長認為,「大地關懷」系列畫作呈現的是臺灣中部受傷的土地,傷痕需要「自然界的醫生」撫慰,科博館正是大自然的醫生。而921地震教育園區,乘載著921地震的集體記憶,原址保存的地震遺跡,正好與畫中的場景相呼應,在園區展出更能彰顯時代意義,並喚醒民眾的防災意識。

捐贈儀式貴賓合影(圖/黃元琪)
捐贈儀式貴賓合影。(圖 / 黃元琪)

關懷鄉土的寫實畫作

施並錫教授生於彰化鹿港,畢業於師大美術系、紐約大學藝研所,師承廖繼春、李石樵等人,曾擔任中學教職、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高雄縣文化局局長等職。施教授創作風格以鄉土寫實為主,對生活週遭的情境極為重視,從「大地關懷」系列畫作中就可看出他疼惜臺灣這塊土地所付出的心力。施教授認為面對未來的各種災害,我們不能只是居安思危,應該要「居危思安」,多數人喜歡花團錦簇的畫作,對於畫家與收藏家而言,擺在家中陳列定會感到備受祝福。然而,「大地關懷」這批畫作,以藍黑色為基調,描繪破碎的大地、無助的人們、倒塌的建物,在一片抑鬱、苦悶且沉重的氛圍下,表現出人類的渺小。教授在每幅畫作中,不放過任何細節,鉅細靡遺地呈現極為寫實的畫面,讓觀者有如身歷其境一般。

大地關懷系列畫作〈刻不容緩〉。(圖/黃英哲提供)
大地關懷系列畫作〈刻不容緩〉。(圖 / 黃英哲提供)

油畫修復與保存的要點

由於時間的流逝,其中一幅作品的保存狀況出現變化。施教授在現場為我們示範畫作「刻不容緩」的修復。在這張長194cm、寬130cm,於2000年所繪製而成的作品中,為了讓畫作恢復原本的光澤,使用了補筆凡尼斯(Retouching varnish),它的功用可有效強化畫層間的結合度,不過須謹慎使用,避免用量過多造成畫作龜裂等傷害。教授在修復時特別提醒我們油畫保存的要點:1.避免陽光直射、2.避免油畫面對面貼放、3.注意通風和防潮。環境濕度應在50%到60%之間,溫度也須控制在攝氏18-22度左右,這些觀念對於我們日後保存及展示都有很大的幫助。

藝術化育世人的實踐者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繪畫亦是如此,施教授說:「我畫大地破裂不是審美,是教育,表示對這塊土地的關懷;藝術也有社會性和功能性。」透過手中的畫筆記錄下他所鍾愛的這塊土地,誠如珍‧古德女士所言:「每個人都可以讓這個世界不一樣」,施教授透過行動化育世人,希冀人們能從畫作中學習與災害共存,在面對無法防備的地震災害時,都能秉持著正確的防災觀念,從容以對。

施教授正透過補筆凡尼斯修復畫作。(圖/蔣正興)
施教授正透過補筆凡尼斯修復畫作。(圖 / 蔣正興)
筆者協助確認畫作修復位置。(圖/蔣正興)
筆者協助確認畫作修復位置。(圖 / 蔣正興)
施教授正在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圖/蔣正興)
施教授正在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圖 / 蔣正興)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新臺灣之光!高比率連接陸地的海底峽谷,是因地震頻繁?

地震記憶的保存

春遊的意外發現-泰安舊站的震災復興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