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記憶的保存


在玉里鎮民廣場所開挖的地震斷層槽溝。(圖 / 鍾令和)

本文藉由在玉里鎮民廣場的斷層槽溝開挖,簡單探討地震與斷層遺址的保存現況。

穿越時空的警醒,保存臺灣歷史的地震紀念

今年 ( 2023 ) 是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開園 10 週年 ( 921 集集地震發生第 24 年),園區已在 4 月底舉辦園慶,也在暑假期間舉辦相關地質講座,期望讓沒經歷過集集大地震的年輕世代也能關注到這個議題,以提升地震防災意識。

另外,單以「保存」這件事來說,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3 條的規定:「文化資產是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下,列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在列管的項目之中,其實只有兩個跟集集地震相關的物件-修復後的集集火車站與集集武昌宮。

在國家文化資產網搜尋到與地震有關的物件,多數是與 1935 年新竹-臺中地震相關(大部分是文化部列管),包含最近整修得很奇特,因此引起社會關注的龍騰斷橋與臺中牛罵頭遺址旁的清水震災紀念碑。另外,中央地質調查所選定的17個地質遺跡則沒有任何地震與斷層的相關景點。

目前臺灣 10 個地質公園中,僅草嶺地質公園與集集地震所產生的山崩地滑有關。就整個臺灣來說,集集地震相關景點只有隸屬於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 地震教育園區與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而已,真是少之又少呀。但,臺灣的地震如此頻繁,真的只有這兩個地點值得被「保存」下來嗎?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10週年園慶合照。(圖 / 鍾令和)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10 週年園慶合照。(圖 / 鍾令和)

7 月 15 日在科博館播放的公視紀錄片「大地之心-一位斷層上的法國人」,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地質學者來說,臺灣是一個地質寶庫,是值得每年專程來 1~2 次尋寶的地方。而這些珍貴紀錄的一部分目前被保存在池上地牛故事館的 2 樓。

從地質學眼光來看,花東縱谷就是這麼特別的地方,除了是板塊邊界外,也是活動斷層的大本營。各種斷層所產生的獨特地景在這裡都看得見,像去年 9 月 18 日規模 6.8 的關山池上地震與 2018 年規模 6.4 的花蓮地震,還有民國 40 年規模 7.3 的花蓮地震 ( 10/22 ) 與規模 7.1 的玉里地震 ( 11/25 ) 。

縱谷中的玉里斷層

以活動斷層的相關研究者來說,花東縱谷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每年約 20~30 mm 的斷層活動,幾乎是全世界最快的,這也是全世界最短的地震周期,紀錄中 70-100 年就會有一次!!!關於 2022 年的關山池上地震,筆者在前作中已稍微提到這件事。但是這些地震所造成的破壞,大部分在短短半年內就被迅速的拆除或修復了。對當地居民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讓學者專家失去仔細調查的機會。在地表破裂的農田區域,因為耕作的需要都已恢復舊觀。像是位在玉里鎮南邊的阿強西瓜田就有很漂亮的地表破裂景觀,但是在 4 月份進行完斷層槽溝挖掘後已恢復原狀,大部分的專家學者甚至是在槽溝掩埋之後才知道這件事。

上圖:地表破裂切的西瓜田,呈現斷層左移的現象(圖 / 鍾令和);下圖:在地表破裂的位置進行斷層槽溝開挖。(資料來源:花蓮玉里阿強西瓜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uliXigua)
上:地表破裂切的西瓜田,呈現斷層左移的現象。(圖 / 鍾令和);下:在地表破裂的位置進行斷層槽溝開挖。(圖 / 花蓮玉里阿強西瓜 FB 粉絲專頁)

關山池上地震另一段明顯的地表破裂在松浦天堂路附近,也是相同的命運。然而斷層被消失的情況不只發生在現在,民國 40 年的玉里地震時所留下來最寶貴,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斷層左移又抬升的線索也被消失,所以地質學家沒辦法 100% 確定它的位置,只能推測是在瑞穗以北靠海岸山脈附近的某個地方。

民國40年玉里地震最大地表破裂,斷層東側上升136公分,並向北移動161公分,斷層面上有明顯的斷層擦痕。(資料來源:氣象局 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民國 40 年玉里地震最大地表破裂,斷層東側上升 136 公分,並向北移動 161 公分,斷層面上有明顯的斷層擦痕。(圖/氣象局 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而玉里斷層槽溝開挖之中還有機會被保存的是臺大徐澔德教授與王昱助理教授團隊在玉里鎮民廣場的槽溝 。目前鎮公所與研究團隊傾向類似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的規劃,先將斷層槽溝掩埋,進行整體評估規劃後再做打算。而保存園區中的竹山槽溝也是在集集地震之後 13 年才重新開挖的,感覺上是一件緩不濟急的事情。

在玉里鎮民廣場所開挖的地震斷層槽溝。(圖 / 鍾令和)
在玉里鎮民廣場所開挖的地震斷層槽溝。(圖 / 鍾令和)

他山之石:日本海旁的鄉村斷層

今年 6 月,剛好筆者參加了一場京都大學的研討會,會後的野外考察地點之一是被列為國家指定天然紀念物的鄉村斷層 ( Gomura Fault ) 。這條斷層是 1927 年規模 7.3 的北丹後地震的遺跡。

由於這個地震發生在早春的傍晚,因民眾取暖、做飯使用明火而導致的火災在各處發生,共有 8287 戶房屋被燒毀。而鄉村斷層是日本首次現代科學調查的斷層與此同時也是第一次使用「活動斷層」這個詞語的斷層。 18 公里長的鄉村斷層有 3 個地點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樋口、小池與生野內,這 3 個地點保留著斷層當時的位移現象。想想都覺得驚人,距今快 100 年前的斷層遺跡居然可以如此被保存下來。

鄉村斷層的保存現況。右上:公路旁指引鄉村斷層樋口地區的路牌;左上:為保護鄉村斷層斷層崖所蓋的小屋;左下:小屋內所保存1927年北丹後地震的斷層落差;右下:鄉村斷層小池地區的遺址,圖中兩個地界石樁標示著北丹後地震所產生的斷層水平位移。(圖 / 鍾令和)
鄉村斷層的保存現況。右上:公路旁指引鄉村斷層樋口地區的路牌;左上:為保護鄉村斷層斷層崖所蓋的小屋;左下:小屋內所保存 1927 年北丹後地震的斷層落差;右下:鄉村斷層小池地區的遺址,圖中兩個地界石樁標示著北丹後地震所產生的斷層水平位移。(圖 / 鍾令和)

撓曲的玉長大橋橋墩應該被保存嗎?

目前關山池上地震所造成的破壞,大概只剩幾座橋樑因為經費的關係仍在修復中,以跨過秀姑巒溪的玉里大橋為例,修復經費預估需要 41 億元。旁邊以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交界紀念碑聞名的「玉富自行車道」則預計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進行整建。

其實,這一段的腳踏車步道是早期東部的火車路線,在 2007 年玉里至東里之間鐵路截彎取直後改為自行車道,關山池上地震後原本微微傾斜的板塊邊界橋面被抬升了數十公分,可明顯看出橋面傾斜的現象。原本被埋在腳踏車道下的火車鐵軌也被擠彎突出路面。就地質學家的調查,橋面上板塊邊界的位置在民國 40 年的玉里地震的當時也有斷層活動的跡象。這是最短斷層活動周期的紀錄 ( 71 年 ) …然而,以上這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設施,都應趕快恢復。那什麼是應該被保存下來的呢?

上圖:被關山池上地震抬升後的玉富自行車道;下圖:腳他車道上被折彎突出地面的鐵軌。(圖 / 鍾令和)
上圖:被關山池上地震抬升後的玉富自行車道;下圖:腳他車道上被折彎突出地面的鐵軌。(圖 / 鍾令和)

筆者在 6 月 28 日參加玉里鎮斷層槽溝地方說明會後,在附近調查時發現拆了一半的玉長大橋橋墩,覺得橋墩被地震破壞後撓曲的樣子很美,就好像藝術品一樣。腦海中突然想到這不就是應該被保存下來的地震遺跡嗎?就算是蓋一座新的園區或是斷層槽溝館也不可能打造出這樣的場景,況且拆除它還要再花一筆錢,若能將它保存下來做為觀光景點不是一舉數得嗎?被破壞的玉長大橋只要往兩邊移動一點點蓋新的就好啦~~~,許多的想法就在那時不斷湧出。

玉長大橋被關山池上地震破壞的橋墩。(圖 / 鍾令和)
玉長大橋被關山池上地震破壞的橋墩。(圖 / 鍾令和)

筆者認為政府應該邀請專家學者討論以類似文化資產的方式保存特定的地震遺跡,讓沒有經歷過大地震的年輕世代藉由校外教學的方式認識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島。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四)-看圖說故事

還記得那一晚的天搖地動嗎?921地震教育園區斷層剖面挖掘保存史,說給你聽……。

地震頻繁,心驚驚!專家帶你回顧關山地震、池上地震與民國40年的玉里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