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天地書,守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受保護樹木


:隱身黑板樹林中的雀榕老樹

臺中市受保護樹木共有1081棵,其中4棵生長在科博館周邊,包含3棵榕樹與1棵雀榕。這4棵受保護樹木見證鄰近地區的地理變遷,也是臺灣民間信仰宗教場域,更提供野生動物食物與庇護所,維護城市的生物多樣性。

《臺中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設立的目的是甚麼?

話先說在前面,這整篇文章的標題是借名日本漫畫家渡瀨悠宇《夢幻遊戲》(日語:ふしぎ遊戯)系列作品中的魔法書,所以本文中既沒有靈異的神獸也不會有美麗的巫女,僅有的是科博館周邊的珍貴老樹。這些受保護樹木最少在半世紀前就生長在這裡,見證了土地的變遷,更不分風雨晨昏地守護這片廣大的城市綠地。

2013年4月24日,臺中市政府頒布《臺中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保護具有保存價值之樹木及其生長環境,藉此維護自然文化景觀、綠色資源,及健全都市生態。條例中明白訂立受保護樹木是臺中市政府轄區內在林業用地外,達到以下標準之一的樹木。保護區域是指受保護樹木必要生育地環境,也就是樹木所在地正常生長全部樹冠覆蓋範圍的土地:

一、樹幹離地1.3公尺,樹胸高直徑達0.8公尺以上,或樹胸圍達2.5公尺以上。其已分枝者,以各分枝胸高直徑合併計算。

二、樹齡50年以上。

三、其他珍稀或具生態、生物、地理及區域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之樹木、群體樹林、綠籬及蔓藤。

(臺中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第3條)

累積到2022年11月10日,臺中市公告的受保護樹木共有1081棵,另有群體樹林1處。科博館 (含戶外庭園與植物園)周邊被博館路與健行路環繞,中有西屯路切過,加上前方的館前路,共有4棵樹木符合列管標準,樹種包括榕樹(Ficus microcarpa L.f.)3棵與雀榕(Ficus subpisocarpa Gagnep.)1棵。

榕樹的枝葉(左)與吸引紅嘴黑鵯造訪的雀榕隱花果
榕樹的枝葉(左)與吸引紅嘴黑鵯造訪的雀榕隱花果。(圖/ 廖仁滄)

科博館演化大道上老雀榕的故事

編號:0418001

樹種:雀榕

學名:Ficus subpisocarpa Gagnep.

英名:Large-Leaved Banyan

樹高:9.8 公尺

樹胸圍:3.27公尺

館前路是科博館與臺灣大道的連結,路上綠帶稱為演化大道,是生命科學廳展示的延伸,從臺灣大道往本館走就像是乘著時光機回顧地球生命的演化史。

很多人對這個綠帶最深刻的印象是高大筆直的黑板樹(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當年也因這裡群植的壯麗景觀加持,讓黑板樹被票選為臺中市的市樹。相較之下,演化大道端點的這棵老雀榕就少有人注意了。這棵雀榕在科博館建館前就生長在這裡,根據資深館員的口述,原本要將這棵老樹移到其他位置,但每次工人開著怪手到這裡要施工時,機具都會莫名其妙地無法啟動,最後只好讓它留在原地,因而形成目前的景觀。

雖然這棵樹因為幾次颱風吹折使主幹斷落,造成心材腐爛而變成中空樹,樹皮明顯呈現老態,怎麼看都讓人覺得不樂觀,但這棵樹的氣生根竟然鑽入自己中空的身體裡,生長落地後成為自身的堅強支柱,撐過風雨的侵襲。

另外,別因為這棵樹的樹冠覆蓋範圍小而小看它,它的樹圍超過3公尺,與本館科學中心後方的大雀榕幾乎一樣,2個成人是無法將它環抱的。等到演化大道景觀改善工程完成後,有了足夠的伸展空間也許它就會長成一棵壯觀的大樹。

:隱身黑板樹林中的雀榕老樹
隱身黑板樹林中的雀榕老樹。(圖/ 廖仁滄)

你知道科博館旁有一棵被神靈化的大樹嗎?

編號:0522004

樹種:榕樹

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

英名:Marabutan

樹高:10.5 公尺

樹胸圍:3.9公尺

經過演化大道過博館路到科博館時可以看到右邊有一棵超過3層樓高的大樹,它是科博館周邊4棵受保護樹木中唯一被神靈化的,樹下有一個香爐祭祀樹王公

樹王公所在的位置是淡溝福德祠左前方。淡溝福德祠創建於日本時期,所在位置原本有3顆位在水埤出水口旁的大石頭。福德祠原本面向西北,1979年科博館興建時轉向,成為現在的面向。

臺灣人的性格溫柔敦厚,看待萬物皆有情。看待樹木也相信樹大必有靈,所以許多高齡或巨大的樹木常被當成樹王公祭拜,這棵超過70歲的老榕樹也不例外,樹下的香爐常能看到裊裊升起幾縷輕煙。

觀察樹王公所在位置周邊,可以發現博館路的人行道在過了西屯路之後會變窄。附近地區有一種說法,當年博館路在整建時,原本人行道的設定是6公尺寬,如果照這標準,樹王公當初會被砍除,科博館的庭園也會因此再往內縮減。為了保存珍貴老樹,所以這段人行道的寬度變窄,不但保全科博館的庭園,也讓周邊的鳥雀有了棲息之所。

淡溝福德祠旁的樹王公下設有香爐祭拜
淡溝福德祠旁的樹王公下設有香爐祭拜。(圖/ 廖仁滄)
淡溝福德祠前的樹王公相當靈驗
淡溝福德祠前的樹王公相當靈驗。(圖/ 廖仁滄)

科博館旁乾溝子福德祠的兩棵大榕樹

編號:0522001

樹種:榕樹

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

英名:Marabutan

樹高:8.8 m

樹胸圍:4.2m

編號:0522002

樹種:榕樹

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

英名:Marabutan

樹高:12.2公尺

樹胸圍:4.9公尺

健行路與西屯路交會的地方有一座乾溝子福德祠,「乾溝子」是這個區域的傳統地名。原本這裡是農田,有葫蘆墩圳經過,因為地勢高,而且位在水圳末端,溝渠中常常沒水,所以稱為「乾溝」,這個地區也以「乾溝仔」為名,清朝末年這裡有「乾溝仔庄」。日本時期,在1920年改制並雅化為「乾溝子」大字。

乾溝子福德祠所在位置明顯比周圍低窪許多,兩棵大榕樹就生長在福德祠前,分列左右,是廟建好後才由私人所種植。科博館興建時在福德祠後建築假山,也把廟前的西屯路墊高,造成現在乾溝子福德祠地面比周圍低的景象。為了方便人們尋找,廟方建造了一個巨大牌樓。從牌樓進入廟右方大榕樹的位置就是乾溝的位置,只是溝渠已經被地下涵管取代,地面上只能看到孔蓋。

生長在乾溝旁的大榕樹(編號0522002)無論樹高或胸圍都比另一棵樹大,這或許是因為水源比較充足的緣故吧!

乾溝仔福德祠前的兩棵受保護樹木(上)與臺中市政府設置的受保護樹木名牌(下)
乾溝仔福德祠前的兩棵受保護樹木(上)與臺中市政府設置的受保護樹木名牌(下)。(圖/ 廖仁滄)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雲南的特殊蔬果食材

現代生物分類學濫觴地 – 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林奈植物園

大家一起「凍」起來!臺灣的製果凍植物,好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