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具有代表性的冰河地形在哪裡?南湖大山!是孑遺冰河地形


圖 / 宮守業提供  

由南湖東峰西側遠眺南湖大山。兩山之間有一平坦鞍部,楊建夫、郭彥超(2003)與朱傚祖(2003)都認為是當初冰帽的位置。

臺灣在末次冰期,曾經在高山上發育了山岳冰河,並形成冰河地形地貌。冰期結束後,這些冰河地形大部分因風化侵蝕而沒有保存下來,但仍有少數如南湖大山、雪山等地保存了下來。

南湖大山是否保留了冰河地形的痕跡

南湖大山為臺灣第二高峰,海拔3742公尺,為中央山脈北段的最高峰。南湖東峰是宜蘭縣、臺中市與花蓮縣3縣市的交界。南湖群峰是西部的大甲溪流域、東北的蘭陽溪流域和東部的大濁水溪流域、立霧溪流域的分水嶺。

構成南湖大山群峰的岩層是始新世─漸新世的畢祿山層。南湖北山─南湖東峰之稜線由板岩構成;南湖大山─南湖南峰之稜線則由變質的石英砂岩形成。由於石英砂岩較為堅硬、抗侵蝕,此稜線由南湖南峰向南一直延伸到中央尖山,構成中央山脈的主稜。

南湖大山的冰河地形最早由鹿野忠雄、富田芳郎等日籍學者提出。光復後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近年楊建夫與郭彥超(2003)、朱傚祖(2003)發現更多冰河作用的證據,因此多數學者接受南湖大山的確保留了冰河地形的觀點。

甚麼是證明冰河曾經存在的重要依據

林朝棨(1957, p. 203)於《臺灣地形》第三節描述南湖山群附近共有12個圈谷,但其中僅4個保存較完整。楊建夫與郭彥超(2003)提出更多的圈谷。因為保存的程度不同,個別圈谷是否成立或有不同意見,但對此處為冰河形成的地形則沒有異議。林朝棨、楊建夫與郭彥超對圈谷的編號不同,本文依據林朝棨的編號 (1957,第332圖)。楊建夫與郭彥超(2003)、朱傚祖(2003)都發現了冰磧石(moraine)、擦痕(striation)與冰帽的證據。擦痕是冰河移動時攜帶的石礫磨擦岩壁所產生的痕跡,是證明冰河曾經存在的重要依據。筆者曾經在雪山圈谷中觀察到擦痕(館訊401期),但這次沒有看到楊建夫與郭彥超(2003)、朱傚祖(2003)報告的擦痕。滿山石塊太多,要看到需要一點運氣。

南湖大山一號、二號圈谷延伸較長,形成典型的U形谷。可能因為現代的風化侵蝕,兩側有崖錐(talus)堆積而成緩坡,一號圈谷末端有石堤狀的地貌,最可能的解釋為冰磧(moraine)沈積物堆積而成(朱傚祖,2003)。二號圈谷終止於一號圈谷,因一號圈谷下切力量較強,兩者之間有落差而形成懸谷(hanging valley),這也是冰河地形的明確證據。楊建夫與郭彥超(2003)另提出在南湖東峰之南有另一U形谷存在。

實地走訪觀察冰河地形

筆者於2022年4月下旬由蘭陽溪與大甲溪上游之間的思源埡口,沿南湖北山西稜,宜蘭縣與臺中市的分水嶺而上。第一天經多加屯山抵達雲稜山屋,次日由雲稜經審馬陣山、南湖北山、南湖北峰抵達南湖圈谷山屋。在南湖北峰可以俯瞰一號U形谷、三號圈谷全貌以及二號U形谷的一部分(圖1)。由北峰沿者三號圈谷陡下,抵達圈谷山屋。在圈谷底部仰視南湖大山,氣勢雄偉。山屋前不遠處就可以看見U形谷中的端冰磧(terminal moraine)。

由南湖北峰向南俯瞰圈谷底部,可見3個圈谷。圈谷編號依據林朝棨 (1957,臺灣地形第332圖)。
由南湖北峰向南俯瞰圈谷底部,可見3個圈谷。圈谷編號依據林朝棨 (1957,臺灣地形第332圖)。
於一號圈谷底部向南仰視南湖大山,白色箭頭為朱傚祖(2003)認為的端冰磧。
於一號圈谷底部向南仰視南湖大山,白色箭頭為朱傚祖(2003)認為的端冰磧。

第三天由山屋出發沿U形谷而上登臨南湖大山,回望圈谷,可以清楚看見二號圈谷和一號圈谷形成的懸谷。之後由南湖大山向南湖東峰前進。在兩山之間有一平坦的鞍部,此處可能是從前冰帽所在的位置(楊建夫、郭彥超,2003;朱傚祖,2003)。在南湖東峰西側可以俯瞰二號U形谷和三號圈谷。

由南湖大山向北俯視,可見二號圈谷終止於一號圈谷,因落差而形成一懸谷。
由南湖大山向北俯視,可見二號圈谷終止於一號圈谷,因落差而形成一懸谷。
由南湖東峰西側遠眺南湖大山。兩山之間有一平坦鞍部,楊建夫、郭彥超(2003)與朱傚祖(2003)都認為是當初冰帽的位置。
由南湖東峰西側遠眺南湖大山。兩山之間有一平坦鞍部,楊建夫、郭彥超(2003)與朱傚祖(2003)都認為是當初冰帽的位置。
由南湖東峰西側向南俯瞰近處的二號以及較遠處的三號圈谷。
由南湖東峰西側向南俯瞰近處的二號以及較遠處的三號圈谷。

此次南湖之行,主要是為了觀察冰河地形,但成行之時剛好碰上杜鵑花季,從審馬陣山草原(實為箭竹)到圈谷山屋沿路杜鵑盛開,美不勝收。尤其在南湖北山到南湖北峰之間,山勢崢嶸雄奇,圓柏蒼綠虯曲,夾以杜鵑奼白粉紅,可謂亦剛亦柔,壯美兼而有之。也是此行意外的收穫。

南湖北山至南湖北峰之間的杜鵑與山石
南湖北山至南湖北峰之間的杜鵑與山石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濁水溪石頭有文化!認識「螺溪石」

隕石隕石亮晶晶?臺灣隕石何處尋?

甘肅地質博物館之岩石礦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