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地的獅子魚(一)– 威猛的海底武士


圖/黃興倬提供

習性較為低調害羞的觸角簑鮋Pterois antennata。

因為人為有意無意的引入,獅子魚在沒有天敵掠食的西大西洋與地中海區域橫掃八方,造成當地海洋生物的浩劫。為什麼原本美麗凶猛的獅子魚海底武士形象,反而成為人人皆曰可殺的惡疫?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獅子魚的分類與習性。

色澤鮮豔,形態威武的獅子魚(魔鬼簑鮋),原產於印度—太平洋與紅海的珊瑚礁。在原生地區海域,是美麗而凶猛的掠食者,潛水教科書裡的著名危險海洋生物,卻也是潛水攝影者趨之若鶩的海底名模。

深海沉眠:探秘沈睡二十年的鋼鐵巨怪

屏東,小琉球外海某處,水深45公尺。

兩分鐘之前,我攀著潛水船的錨索沈降到30公尺深,潛導打個手勢,要我們離開錨索,跟著他繼續往更深處潛泳。周圍的亮度隨著深度增加而逐漸昏暗,不一會兒,前方的水團裡,隱約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影子。潛導毫不遲疑,繼續帶領我們朝那個巨大的物體前進,直到我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為止。

那是一艘沈睡在海底沙地上的中型貨輪。

我們翩然降落在它的甲板,穩住了呼吸。大家各自檢查了自己氣瓶的殘壓,相互比對了電腦表的深度與免減壓時間長度,潛導兩手張開比了個10,代表我們只能在這個深度停留10分鐘,之後就必須上浮,才能免去額外的減壓程序。

比起豔陽高照的水面,這裡的亮度差不多就像是黃昏時分拉上窗簾的房間。我們點亮了手燈,準備好好地看看這艘在此沈睡了20年的鋼鐵巨怪。

毫無養分的生硬鋼板,卻長出了一株株的海扇與石珊瑚,四處攀滿長得像蕨類的各色海羊齒向著海流展開牠們的羽狀附肢,濾食海水中細小的食物顆粒一隻背甲大如桌面的綠蠵龜,從艙板的大洞下現身,似乎是想看看我們究竟是何方神聖。金花鱸家族守著各自的珊瑚株,面對我們這些有著巨型發光器,還不時噴出大量氣泡的龐然大物提高警戒,動作卻像極了看到主人回家熱情搖尾相迎的小狗。

冷不防從一株海扇後面閃出了兩個影子,一前一後向著我們游近。一根根聳立的鰭條,不急不迫的泳姿,雖然無語,卻明白昭示了來者的身份。

小琉球沈船處的魔鬼簑鮋。
小琉球沈船處的魔鬼簑鮋。

獅子魚,魔鬼簑鮋,Pterois volitans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與紅海珊瑚礁區的簑鮋屬Pterois 屬於鮋科,同科包括了常見的擬鮋屬Scorpaenopsis與毒鮋屬Synanceia 等種類,多數都是底棲性魚類,以巧妙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斑紋和體色靜靜潛伏,像是等待無戒心的獵物進入攻擊範圍,再一口將之吞下的埋伏獵人。

體色斑雜的鬼石狗公Scorpaenopsis cirrosa。
體色斑雜的鬼石狗公Scorpaenopsis cirrosa。
俗稱石頭魚的腫瘤毒鮋Synanceia verrucosa。
俗稱石頭魚的腫瘤毒鮋Synanceia verrucosa。

簑鮋類卻跟其他的鮋科親戚們很不一樣,牠們體色鮮豔,常憑藉著長長的鮮豔鰭條產生的昇力,盤桓在水團中。魔鬼簑鮋的屬名Pterois 源自希臘文的「翅膀」和「羽毛」,種名volitans則是拉丁文的「飛翔」或「盤旋」。當初命名的博物學家應該很了解在牠們野外的習性。臉孔醒目的配色,顯擺的展鰭姿態,令人聯想到舞臺上以豐富肢體語言和誇張化妝著稱的日本傳統歌舞伎演員。

鰭翅怒張的魔鬼簑鮋。
鰭翅怒張的魔鬼簑鮋。

不過畢竟是一家人,簑鮋和同科的種類都是海洋有名的「猛毒」。牠們的鰭條基部有毒腺,若是被鰭條刺傷,毒液會從傷口進入體內,造成劇痛與休克。這也是鮋科 (Scorpaenidae) 種類另有scorpionfish(蠍子魚)的別稱。讓臺灣漁民戒慎恐懼的海洋毒魚前三名:「一魟、二虎、三沙毛」(註),第二名的「虎」指的就是鮋科的石狗公和簑鮋,臺灣俗稱牠們「虎魚」,有可能是因為簑鮋的凶猛習性,以及身上的紅色條紋讓人聯想到叢林之王吧!

至於獅子魚這個名字,是直譯自英文的lionfish。這個俗名的由來已不可考,有此一說是一隻向你迎面游來的簑鮋,怒張的鰭條與鮮明的臉孔,像是獅子鬃髮賁張的臉孔。

這兩隻獅子魚一前一後逼近我,絲毫無畏我手上發出強光的手燈。牠們搶進我與金花鱸和珊瑚之間的空隙,展開一支支那鮮豔卻惡名昭彰的鰭條,將我逼退。直到隔著大約1公尺的距離,兩隻獅子魚這才滿意了我與牠們的社交距離,迴身巡弋牠們地盤的其他地方。

我吐出一口長氣,在海底滯留的時間也將用盡,便與潛導同伴們一同上浮至水面,結束這次潛水。

水中終極保鑣:獅子魚與天竺鯛的獵食舞臺

除了魔鬼簑鮋以外,臺灣周邊海域還有另外5種簑鮋。牠們生性較為低調,白天多半藏身於礁岩洞穴中或是隱蔽處,天色昏暗時才出來狩獵覓食。相較起來,魔鬼簑鮋光天化日之下都會在地盤內現身趴趴走,大搖大擺宣示主權。更有趣的是,每年冬春之際,水溫開始回升的時節,天竺鯛群就會在珊瑚礁區聚集繁衍,經常可以發現在一大群天竺鯛聚集的珊瑚礁,都可以發現一隻獅子魚在附近駐守。

習性較為低調害羞的觸角簑鮋Pterois antennata。
習性較為低調害羞的觸角簑鮋Pterois antennata。
常與天竺鯛共棲同一處珊瑚礁的魔鬼簑鮋。
常與天竺鯛共棲同一處珊瑚礁的魔鬼簑鮋。

一大群密集的天竺鯛,在掠食者眼裡簡直就是吃到飽的新鮮自助餐,但是門口多了一隻攔路虎,所有的掠食者在衝上去大快朵頤之前,都得先掂掂自己的斤兩。獅子魚彷彿成了天竺鯛群的終極保鑣,只是這個保鑣也不是吃素的,也會抓幾隻天竺鯛充飢,但天竺鯛量多勢眾,只要能換得族群繁衍無虞,被一兩隻獅子魚吃掉的量根本無足輕重。而在眾多天竺鯛群中優游展翅的獅子魚,也是水中攝影者最愛獵取的畫面。

在下篇文章,將會敘述在印度—太平洋珊瑚礁備受矚目的獅子魚,為何離鄉背井到了大西洋西岸,卻成為人人皆曰可殺的過街老鼠,甚至冠以「瘟疫」的惡名。

註:「魟」指的是尾部有毒刺的魟魚;「沙毛」是鰭有毒刺的鰻鯰。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Mantastic! 馬爾地夫追尋蝠魟紀行

珊瑚礁中的微生物岩之謎

生不逢地的獅子魚(二)– 流落異地成惡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