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tastic! 馬爾地夫追尋蝠魟紀行

鮮黃色的笛鯛群宛如搖曳的火焰,烘托著夢幻般的海洋神獸。(圖/黃興倬)

以優美海景與豐富生態聞名全球的馬爾地夫,是潛水人一生必訪潛點清單的首選之一。本文紀錄了在馬爾地夫潛水追尋蝠魟,以及在著名潛點 Fesdu 潟湖夜潛,近距離觀察蝠魟群攝食浮游生物的奇妙經歷。

舉世聞名的海洋觀光國家

講到馬爾地夫,一般人的腦海中馬上浮現耀眼的陽光、碧藍清澈的海水、熱帶風情的椰林島嶼,總是跟「浪漫氛圍」和「海島風情」劃上等號。但是對熱愛珊瑚礁的潛水人而言,馬爾地夫是追覓鯨鯊、鯊魚、蝠魟等「海中大物」的聖域。全世界的潛水人,必須不辭辛勞多次轉機來到首府馬列(Malé),然後搭上潛水船,一路乘風破浪航行到星羅棋布的環礁。不只如此,還要找一個好的潛導、一個合宜的海況、加上很多好運氣,才得以親炙這些真正狂野而美麗的海中大物。

被疫情延誤的圓夢之旅

筆者在 2024 年 2 月下旬,參加了一個馬爾地夫北部「四方線」潛旅團(這個行程經過各潛點的航行軌跡約略成一個四方形,因而名之)。這個潛旅團本來是要在 2020 年一圓追尋海洋大物的夢想,卻因為全球性的武漢肺炎疫情硬生生喊卡。好不容易 2023 年全球旅遊逐漸恢復生機,在殷殷期盼下這個延遲了 4 年的圓夢旅程終於成行。

出發當日凌晨 3 點從家裡出發,經過漫長的通關出境 → 飛行 → 等待轉機 → 再飛行 → 抵達 → 出關入境,已經是馬爾地夫當地深夜 11 點。在國際機場旁的碼頭,將行李推上接駁艇後又航行了 20 分鐘,終於到達這趟潛旅的主要工具—遊艇 Carina 號。已經累得快要靈魂出竅的同團團員們,和船員們一起七手八腳地把行李搬上船,分配好住宿艙房,躺在鋪好潔白床單的床上,已經過了當地時間午夜,瞬間秒睡。

6 個小時後起床,開始了接下來幾天「放開吃、拼命潛、用力睡」的精實潛旅。

追尋大物

這一趟要來看的主要目標,就是前述的海中大物們。而我們的導潛也沒有辜負全體團員的期待,總是想辦法帶我們到最有機會看到這些大魚的潛點。只是這些海中大物慣常出沒的海域,多半都海深流急。潛導看準海流的方向,帶著我們從小艇一躍而下,團員們抱著水中相機在後緊緊跟隨,不敢脫隊。這片海域的海流變幻無常,我們有時在水團中輕鬆順流而下,有時得要抓著珊瑚礁石,辛苦地頂流匍匐前進。礙於水肺潛水的時間限制和運氣,有時僅能遠遠驚鴻一瞥牠們的身影,就必須折返回程。

如果帶頭的導潛認為這個潛點會開出大獎,即使一次沒有看到大魚,他會盡量說服團員再次,甚至 3 次挑戰該潛點,直到我們滿意為止。

蝠魟清潔站

這天,又是一個從「早上 6 點起床, 6 點半出發潛第一支氣瓶」開始的潛水日。當天的主要潛點是 Moofushi Manta Point ,這是一個以「蝠魟清潔站」著稱的一塊突起的珊瑚礁。根據潛導描述,蝠魟在深海活動覓食後,會上升至淺處的特定清潔站,這裡匯集了成群的「清潔魚」(主要為四線笛鯛),當蝠魟翩然降臨清潔站,整群清潔魚會像 F1 賽車場的整補技術人員一擁而上,彷彿各司其職般選定一個部位,幫蝠魟清理身體表面的寄生生物以及生病的表皮組織。

要到蝠魟清潔站,同樣得先把握時機在表層海流把你帶離航線之前,盡快下潛到海底,然後讓海流帶著你漂流幾十公尺後,再擺脫流區游到目的地。

第一支潛水,團員們在睡醒未久、飢腸轆轆的狀態下,跟著導潛急行軍到了清潔站,只看到了不怕人的清潔魚群整齊列隊,八成把我們當成了蝠魟客人,可是我們依照行前潛導的簡報提示,盡量遠離清潔站珊瑚礁頂端的位置,以免蝠魟以為清潔站忙線中,反而不敢靠近。

但是,就真的一隻蝠魟都沒有看到。

又餓又累地回到船上,豐盛的早餐稍稍撫慰了團員們失落的心情。稍後潛導提議第2支的潛點同樣是清潔站,他有預感蝠魟這次一定會如期出現。

再度出發,海流比潛第一支的時候更強了一點。頂著流還沒到清潔站,隔著頭套就聽到前面的潛導咿咿嗚嗚急促的吼音,我們心中大喜:開大獎了!

神聖的祭壇

來到清潔站底下,先到的別團潛客已經各據一處; 7 隻,不, 8 隻蝠魟正悠然地在清潔站上方盤旋,貼近珊瑚礁的笛鯛群像是活生生的金黃色火焰,周圍的潛水人吐出的氣泡此起彼落。現場的氛圍活脫像是一個祭壇:我們這些來自各地八方的俗世眾生,不辭千里來此膜拜這群內太空神獸。

七隻蝠魟在清潔站珊瑚礁頂上盤旋。(圖/黃興倬)
七隻蝠魟在清潔站珊瑚礁頂上盤旋。(圖/黃興倬)
 鮮黃色的笛鯛群宛如搖曳的火焰,烘托著夢幻般的海洋神獸。(圖/黃興倬)
鮮黃色的笛鯛群宛如搖曳的火焰,烘托著夢幻般的海洋神獸。(圖/黃興倬)

離祭壇視野最好的搖滾區已經被先來的外國潛客佔據了,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到祭壇下方暫歇。不小的海流讓我得要一手要抓著礁石保持身體穩定,另一手拿相機,來拍攝盤旋的蝠魟。潛導看出我的窘況,游過來將他的流鉤別在我的浮力救生衣上,找了一個礁洞勾住,然後將救生衣充氣,我整個人浮起在海流中飄動,視野頓時開闊起來,我儼然成了一枚海流中的人肉風箏!

取得了較好的視野,我把握了這個機會抓到了不少好鏡頭:蝠魟們依序向清潔站俯衝,在看似即將撞上之前拉平,讓清潔魚群上前清理個幾秒鐘,然後又拉高飛離,因為後面緊跟的另一隻蝠魟也即將俯衝進場。前一隻蝠魟拉高大約 10 公尺後又會倒飛迴轉,加入等候下次衝場的行列。無怪乎常有人把蝠魟這種依序排隊衝場的行為,稱之為「蝠魟國際機場」。

良久,潛導游過來做手勢示意,該走了。我匆匆收好流鉤,隨團回到船上。回程大家一掃前一支氣瓶撲空的陰霾,大夥有說有笑,出發前許願這次旅程可以看蝠魟看到飽,應該是願望達成了。

沒想到,晚上還有個更大的驚喜在等著我們。

蝠魟夜宴

傍晚時分,我們的船錨泊在一處平緩如鏡的潟湖中,附近還有幾艘船宿的潛水船,溫暖潮濕的海風吹送,一派歲月靜好的光景。

潛導召集團員們簡報,晚上安排了一次夜潛,地點就在這片名為 Fedsu Lagoon 的靜謐潟湖。他解釋道,包含我們這艘船在內,現在周圍的幾艘潛水船船尾都已經打開聚光燈,在漸黑的天色下會有聚魚的效果:向光性的浮游動物會朝燈光聚攏。對喜食浮游動物的蝠魟而言,這些燈光就像是免費百匯餐廳的霓虹招牌。我們的潛水計畫,就是當這些大傢伙被燈光吸引過來飽餐一頓的時候,靜靜坐在海底觀賞就好。但前提是,會有幾隻蝠魟會被吸引前來,而又是哪幾艘船會受到青睞,這都沒有一定,我們當下唯一能做的,只有靜觀其變。

夜幕低垂,繫泊在潟湖中的遊艇點亮聚光燈,召喚一場夜宴。(圖/黃興倬)
夜幕低垂,繫泊在潟湖中的遊艇點亮聚光燈,召喚一場夜宴。(圖/黃興倬)

夜幕已經完全壟罩,我們潛水船的船尾燈吸引了不少小魚群前來,甚至引來了一尾鯊魚,但最期待的主客蝠魟,只有遠遠地驚鴻一瞥,一直遲未現身。

被船尾燈光吸引過來的一隻鯊魚。(圖/黃興倬)
被船尾燈光吸引過來的一隻鯊魚。(圖/黃興倬)

未久,附近一艘潛水船起了騷動,船上的潛客們紛紛著裝下水,看來蝠魟們已經選定他們的船底做為今晚的用餐地點了。事已至此,我們只好先進晚餐,等那艘船的潛客看飽蝠魟的進食秀之後,能不能留一點時間給我們「續攤」。

晚餐過後不久,附近那艘船傳來訊息,他們的潛客即將收隊,他們願意延長熄燈的時間,讓我們也能觀賞。我們同團的潛友們紛紛讚嘆感恩,一面整裝登上小艇前往潛點。

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支水下手燈。這片潟湖都是沙底,潛水人在船尾燈光壟罩的範圍下集合,面向同一方向間隔約半公尺圍成一個半圓弧。導潛協助我們將點亮的手燈朝上直立插在距離我們約 1 公尺前的沙地,形成一道道朝天的光柱。這時,我們隱約注意到附近昏暗的水團中有不尋常的騷動,看來我們的大客人們等得有點不耐煩了。

真.蝠魟國際機場

「來了!」這個念頭剛起的瞬間,一隻翼展超過兩公尺的蝠魟就衝向我們剛擺好的光柱陣,張著漆黑的大口,掠過光柱中蜂擁的浮游動物。光柱被掠食後出現極短暫的空間,迅速又被另一群迎光的浮游動物填滿。

大家紛紛就地或坐或趴,打開相機和攝影機,兩秒鐘後,另一隻蝠魟已經從另一個方向現身,向這邊俯衝而來。

我打開攝影機,點亮兩盞攝影燈,捕捉到 3 次蝠魟俯衝掠食的畫面,但是第 4 次、第 5 次,我感覺蝠魟離我愈來愈近,近到我感覺我的頭已經快跟蝠魟的魚腹擦邊了。我感覺像戰場壕溝中的士兵,正面臨轟炸機的一波波俯衝,我只好一直保持低姿勢,深怕一抬頭真的撞到蝠魟的肚子。

 連續兩隻大蝠魟向著我手中的攝影燈直掠頭頂。(圖/黃興倬)
連續兩隻大蝠魟向著我手中的攝影燈直掠頭頂。(圖/黃興倬)

直到看著撲向前方手燈光柱的大魟,我才突然醒悟:「是我的攝影燈!」原來牠們是對準我手上的兩盞攝影燈直衝而來,難怪會一次比一次逼近了。

我迅速關上攝影燈的電源,重新調整姿勢,終於可以好好觀察牠們俯衝掠食的過程。我看著牠們一次次掠過光柱區,拉抬身體上升,一個巧妙的翻滾,立即進入下一次俯衝流程,簡直就像飛機在夜間機場起降,那一排手燈光柱就是跑道燈,一架架蝠魟飛機對準跑道滑翔起降,這才像真正的蝠魟國際機場!

猶如在夜間機場跑道上滑翔的蝠魟。(圖/黃興倬)
猶如在夜間機場跑道上滑翔的蝠魟。(圖/黃興倬)

時間過得很快,潛導一一從後方拍著我們的肩膀,示意要離開了,我們匆匆收回各自的手燈上浮,完成安全減壓停留後回到船上,收拾好裝備,結束了這次潛水,也結束了這個蝠魟看到飽的 Manta Day 。

「Fantastic dive, isn’t it ?」船上的大鬍子廚師在船尾梯口歡迎我們。

「應該是『 Mantastic!』」我心想

後記

據我們的潛導指出,馬爾地夫像這樣的蝠魟清潔站,和可以夜觀蝠魟的潟湖潛點有好幾個,有的可以讓潛水業者帶客人輪流前往,有的則是列為海洋保護區不得進入,為的都是要細心呵護他們的海洋生態金雞母。

馬爾地夫雖然只是個蕞爾島國,但坐擁得天獨厚的海島美景與海洋生態資源。當地政府決心傾全力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一個海洋觀光樂園,以高品質高消費的旅遊內容吸引來自全球的觀光客。刻意不發展本土傳統產業的結果,許多民生必須相關產品就必須仰賴進口或國際援助。如此對於一個被宣稱在數十年後,即將淹沒在海平面下的國家,長遠發展是好是壞,其實還很難講。

不過他們維護海洋生態的決心與展現出來的成果,著實令人敬佩。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生不逢地的獅子魚(二)– 流落異地成惡疫

生不逢地的獅子魚(一)– 威猛的海底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