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博物館實踐公眾參與科學、跨領域學科共創平臺之探討:以成大博物館「疫苗邊界」系列展示為例

新冠肺炎從2019年爆發至今,已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於疫情期間,處在媒體資訊快速傳播的社會,該如何篩選和吸收正確的科學知識?而大學博物館除了須具備校史、蒐藏研究和展示等功能,如何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實踐公眾參與及科學溝通的平臺,以回應社會議題?2021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策劃了「疫苗邊界:疫苗科學展」,召集校內各學院之人文、醫學、自然科學、心理學學者等,以該館作為跨領域學科共創平臺,透過策展快速聚焦議題、回應時事。展示內容除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亦納入公眾與學者之建議 ,透過社會議題如疫苗的歷史、施打相關利弊的呈現等,以互動式、議題思考的跨域方式展出疫苗的多種面向。2022年11月「疫苗邊界2.0:COVID-19迷你疫廊」再次與校內學者合作,呈現疫情時代大眾所關注的新冠肺炎相關科學和社會議題,如新冠病毒的樣貌、命名、突變等。2023年10月「疫苗邊界3.0:COVID-19迷你疫廊@南市圖」則討論後疫情時代社會關切的議題,並藉由移展至校外,讓展示更擴及廣泛大眾。期許以此系列展示記錄新冠肺炎在臺灣與全球掀起的討論及影響,亦作為大學記錄當代社會議題,以及回應社會需求的體現。

本研究包含觀眾回饋問卷,從科學溝通及公眾參與的概念來看,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藉此作為校內跨領域學科共創平臺,各學科得以將艱深的知識透過展示的轉化,傳遞重要資訊給校內師生、鄰近居民進行科學溝通;並在策展討論過程中得到不同的切入點,如博物館如何在展示中提升公眾參與程度、如何將展示結合學校課程等,以成為大學校園中重要的公眾參與科學以及非制式教育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