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社會物質性:產業機具的差異襲產化

本文旨在提出襲產的存有論論題,藉此深化對襲產保存的思辨。襲產化涉及物件的意義詮釋、價值賦予、展示與再現,亦即物件在襲產化脈絡下的重新客體化與重新組裝。本文以產業遺址的機具保存與展示為例,探討不同的社會物質性與不同襲產化保存策略的關聯,藉此主張對於物的特性應有更多的關注。作者首先回顧襲產保存中,做為歷史見證之實存物、做為敘事指認之象徵物,以及做為社會行動之操演物等不同定位。作者進一步提出客體化、物的關係存有論,以及社會物質性重組等觀點,來拓展物件在襲產化中的可能樣貌。為了令論證更具體,作者基於參與觀察和二手資料,通過十鼓仁德糖廠、中油高雄煉油廠、建國啤酒廠等案例,說明不同機具的物質特性、襲產化樣態及其侷限與可能。作者另以洲南鹽場為參照,說明較少機具的非工業類產業襲產,也能通過物的重新定位和組裝,將襲產安置於更廣泛的社會關係、文化實作,以及地方創造的動態中,而擺脫標本化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