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中社遺址出土人骨的牙齒 Posted by 劉克竑 2023-09-23 2676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21,適讀年級:七年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考古隊,2019年在臺中市清水.中社遺址南社挖出了42具墓葬人骨,以其中13具牙齒保存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人骨為樣本,觀察每一具人骨牙齒的生理和病理,希望能對清水.中社遺址史前居民牙齒的情況有所了解。
用火與窯之秘辛,「臺灣陶瓷史」新書推介 Posted by 李作婷 2023-08-05 2455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24,適讀年級:七年級 「臺灣陶瓷史」是 2023 年 4 月推出的新書,介紹了臺灣史前到現代的窯爐發展之下,陶器、瓷器的技術演變,以及臺灣陶瓷史的構成與物質遺留的特色。閱讀這本書,就像走過一趟臺灣史前到歷史時期的陶瓷演化之路,也是一段臺灣先民生活史記之路。
千年大餐-探究惠來遺址動植物遺留 Posted by 屈慧麗、閻玲達 2023-06-17 2739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54,適讀年級:八年級 臺灣中部環境與地貌數千年來改變甚大,從考古遺址出土之生態遺留得以了解古生態環境與史前人的生活方式。本文針對惠來遺址出土的動植物進行初步分析,比較經過燒烤的獸骨和史前埋藏行為,進一步探討千年前惠來人的食譜和對於動植物資源的利用。
臺灣史前時代石錛大解密:重量、材質、製作與用途 Posted by 劉克竑、張朝欣 2023-04-07 3000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32,適讀年級:七年級 石錛是臺灣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石器之一,使用時間長達數百年。其形狀大致為扁平的長方體,有偏鋒端刃,可用於不同的用途。石錛的尺寸、重量和石材種類變異很大,製作方法有磨鋸法和先打剝後磨製。石錛必須裝在木柄上才能使用,本文介紹3個裝柄和綁縛方式的例子,以供參考。
考古動態最前線!大肚營埔遺址搶救發掘速報 Posted by 李作婷 2023-02-16 2612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70,適讀年級:九年級 營埔遺址是臺灣考古界很有名的考古遺址,除了它是中部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之外,也因為這裡出土了很多中部黑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考古遺物而聞名。
「山林裡的南島語族」-陳有貝教授開創性地書寫台灣史前史 Posted by 屈慧麗 2023-01-01 2524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82,適讀年級:九年級 臺灣考古學界2022年出版了本新書「山林裡的南島語族-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形成論」,陳有貝教授以廣博的東亞考古知識體系與扎實的考古科學專業,論證了臺灣史前史的大致脈絡與內容,同時將之順理成章的鑲崁在東亞考古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