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動態最前線!大肚營埔遺址搶救發掘速報


營埔遺址出土的小型玉器

營埔遺址是臺灣考古界很有名的考古遺址,除了它是中部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之外,也因為這裡出土了很多中部黑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考古遺物而聞名。

營埔遺址是臺灣考古界很有名的考古遺址,除了它是中部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之外,也因為這裡出土了很多中部黑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考古遺物而聞名。像是大型磨製的巴圖形石斧、獸足陶鼎,拍印紋飾陶器和彩繪紋飾陶器等等。

傳說出土過很多大石斧的考古遺址

營埔遺址發現於 1943 年,由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報導、記錄,日治時期開始就進行多次調查與試掘。當時,在此處發現的文化遺物,以黑色陶器最受矚目,共伴赤褐色夾砂陶器,以及無砂粒的磨光黑陶,黑色和赤色彩繪陶、陶鼎足等都很具特色,當時國分氏曾認為和中國龍山黑陶類似。 1964 年,臺大宋文薰在此處發掘,該次發掘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一片印有稻殼印痕的陶片,成為中部首次發現史前時代有稻米栽培的重要證據,目前應是典藏在臺灣大學。當時所得的碳十四定年資料,大約是距今 3500 – 2300 年前,是我們對中部黑陶文化年代最早的認識。

營埔遺址另一個有名的遺物是大型磨製石斧,也就是被稱為「巴圖形石器」的扁平石斧。該器特殊之處在於,器長超過 30 公分以上,甚至達 90 公分長,通體磨製、拋光;使用變質岩製成。器身斷面呈略扁凸透鏡狀,圓刃且刃端寬,尾端窄,有的器身有稜,有的尾端呈雙角狀;據說出土時,常是數件、數十件排列集中出土。1964 年美國學者柯思莊(Jonathan H. Kress)曾從當地農民手中獲得 9 件,1970 年代,科博館劉克竑亦曾在該處居民楊國森手上得見兩件,據楊所言,出土時原有數十件,已分送他人。這類大型石器,出現在距今 3300 – 1700 年前之間,分布廣及北部、西海岸中部及南部。其用途目前推測是做為農耕用石犁,或是儀式性石器。本館典藏兩件完整的巴圖形石斧,最大一件長達 50 公分,已在本館二樓「古代人說故事」展區展出。只是採集來源可能並非中部,而是南部的遺址。

科博館典藏最大的巴圖形石斧,在「古代人說故事」展區展出中
科博館典藏最大的巴圖形石斧,在「古代人說故事」展區展出中。(圖/李作婷)

搶救考古,了解住在大肚溪岸捕魚的營埔人

營埔遺址的搶救計畫,是科博館考古隊這兩年執行的一大重點考古調查計畫。由民間機構委託,因應臺中市重要公共建設開發所進行。考古遺址依照其重要性的劃分,在遭遇土地開發時,會有不同的因應措施。搶救考古,是將考古遺址內的遺物和現象,進行異地保存,可說是僅次於「原址保存」的第二高級保存處置手段。科博館曾在 1998 年於此處進行過一次試掘調查,發現了許多兩縊型石網墜、少量玉器和獸足形陶鼎足等。兩縊型石網墜是一種用長條石子加工製成的漁網用墜子,在長石頭兩端各磨出一道線狀凹槽,推測是用來繫縛在手拋網底部的網繩上。由於遺址緊鄰大肚溪畔,石網墜的出土正說明了此處的史前漁撈活動型態。另外,玉器雖然是新石器時代常見的裝飾品,但是對於不產玉的中部西海岸地區,其來源卻很耐人尋味。據說可能是源自埔里盆地的大馬璘遺址,該遺址是中部很具代表性的玉器加工遺址。沿大肚溪往上游來到愛蘭臺地,就到達該遺址。而從大馬璘遺址往東行越過中央山脈後,就是花蓮壽豐山玉礦區。關於玉器流通的另一說法,當然也可能當時已有海上交通路線,而玉器就是透過船運傳遍全臺灣,包括來到中部西海岸。營埔遺址出土的玉器,屬於閃玉質,多半是玉環、玉吊飾等小型飾品,以及小型的方形石錛,這也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特徵之一。

搶救發掘計畫的標示牌
搶救發掘計畫的標示牌。(圖/李作婷)
網墜的復原使用模型,在科博館「農業生態」展區展示中。
網墜的復原使用模型,在科博館「農業生態」展區展示中。(圖/李作婷)
營埔遺址出土的小型玉器
營埔遺址出土的小型玉器。(圖/李作婷)

揭開冰山的一角,發現更多史前迷因

這次的搶救計畫,從 2022 年開始進行,發掘的範圍僅限於河堤道路上的工程範圍內,屬於營埔遺址的邊緣區域。也正因為如此,雖然遺物現象遠較中心區域零星,但是正好位於史前營埔人生活區的臨河地帶,也出現了許多有趣的層位現象和堆積遺物。首先,這次的發掘至今,已經可以確定遺址內不只有營埔文化一個文化層。其上層在距今 600 – 700 年前,曾有番仔園文化人在此活動,並且留下器身厚重的亮橘紅色廣口陶器,屬於鐵器時代晚期,只是此層堆積多半被現代柏油路的給配礫石層擾亂了。另一方面,營埔文化層以下,持續出土牛罵頭文化典型的連杯殘件、圈足、卵形小罐等,都是質薄、夾砂,橘紅色的陶器。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文化層,很可能常常被深掘的營埔時期灰坑活動打破和擾亂,堆積較不穩定。

番仔園文化晚期的橙紅色厚重陶器
番仔園文化晚期的橙紅色厚重陶器。(圖/張志戎)

儘管是遺址範圍的邊緣地帶,這裡主要的史前堆積,還是屬於營埔文化的遺留。文化層仍有 50 公分厚,出土灰黑、黑褐色夾砂陶器為主。目前復原出一件侈口長腹罐,器腹上甚至有一個人為琢打成的長方形孔,用途尚不明。其他也有發現紅色彩繪網格狀紋飾的陶環殘件和各種拍印紋飾陶片、獸足形陶鼎足等等。獸足陶鼎的完整器形目前尚未確認,器身是罐形或是缽形?仍有待這次調查整理復原的結果。在整理中觀察到,有拍印紋飾的陶器,器形較無紋者更多樣,可能有直腹罐、廣口大罐等。現在的階段還不了解紋飾陶器在營埔文化陶器群中的角色,加上此處出土的紋飾陶都很破碎,拼合上難度較大。史前水井,是這個調查區中很特殊的現象。上方開口處很寬,呈喇叭狀,下方驟縮成直圓筒狀,深達 2 公尺。井中有堆積碎陶片和炭屑,推測水井廢棄後也被當成垃圾坑棄置物品。根據水井出土位置來看,正位在當時河階地的邊坡處,井底是砂層,以下進入礫石層。此砂層、礫石層,現今雖然和旁邊的河水面高差達 3 公尺,然而,史前時代的河階高度應該較低,故當時水井深度已到達地下水層面。

營埔文化的侈口長腹罐,器腹有一長方形大洞。
營埔文化的侈口長腹罐,器腹有一長方形大洞。(圖/張志戎)
彩陶紋飾陶環
彩陶紋飾陶環。(圖/李作婷)
營埔文化的水井現象
營埔文化的水井現象。(圖/李作婷)

營埔遺址的未解之謎

營埔遺址所在的大肚區,傳說是大肚社的所在地,而遺址位在大肚臺地尾端,大肚溪北岸,和康熙臺灣輿圖上繪製的地點重合,可說是呼聲最高的大肚社社址候補地。此處上層出土的橙紅色厚重陶器,是否和該社的起源相關,值得繼續深入了解。另外,中部地區已經發現的營埔文化遺址,至今始終未發現過墓葬出土。考古學家推測或許營埔人是採用了火葬的方式,因此沒有留下墓塚或遺骸。目前這個說法,也仍待未來繼續發掘調查。

營埔遺址發掘現場正在挖掘陶片堆現象。(影/鍾文寧)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用火與窯之秘辛,「臺灣陶瓷史」新書推介

枯水期現珍寶?日月潭的水下考古,文化遺留有跡象!

更多細節一覽無遺!科技考古從空中俯看大地,會有不同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