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巨獸的復原之路-藍鯨


藍鯨隸屬於鬚鯨亞目的Balaenopteridae 科,連線而修長的體型在水下更易觀察。(金磊拍攝於斯里蘭卡)

2020 年臺灣首次發現藍鯨擱淺紀錄。藍鯨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覓食時的快捷泳速及高效率的鯨吞濾食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當全球環境變遷,導致主要賴以維生的磷蝦數量下降。藍鯨該如何應對?而牠們所面臨的難題,也正在考驗人類的智慧。

2020 年藍鯨擱淺事件:解剖與遺傳研究揭示巨鯨的神秘之謎

2020 年的春節,是令臺灣鯨豚擱淺處理團隊人仰馬翻的假期。大年初一,從東岸海巡人員傳來一隻體型超過 20 公尺雄性大鬚鯨擱淺的消息。確認通報後,保育主管機關海保署等政府部門、臺灣各處研究單位與保育團體志工們全都繃緊神經,通訊群組內不分日夜的討論與協調人力,兩天後終於將這隻鬚鯨從臺東海邊運送至成功大學安南校區,以進行標本解剖與後續研究。過程中,海保署在社群媒體廣邀國內外學界參與討論與研究,經過兩週的來回討論與初步研判,認為這隻臺灣有史以來最大的擱淺鬚鯨是「藍鯨」。本館有幸參與了這隻藍鯨的解剖過程,目前也正在進行分子遺傳研究,由已完成粒線體 DNA 定序比對這隻藍鯨的母系遺傳訊息,而後續展開的核 DNA 定序與基因定型,也可幫助我們了解這隻年輕雄性鯨魚的更多源自其雙親的遺傳奧秘。

經過兩天的努力,擱淺在台東海灘的藍鯨被運到台南,由眾多單位共同解剖。(金磊拍攝)
經過兩天的努力,擱淺在台東海灘的藍鯨被運到台南,由眾多單位共同解剖。(圖/金磊)

臺東海岸的藍鯨擱淺事件讓眾人嘖嘖稱奇,不僅因為這是臺灣首次的藍鯨科學紀錄,也因牠們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目前已知最大體長紀錄是來自南半球的雌性藍鯨,近 33 公尺,而北半球海域的最大藍鯨,則是 28.1 公尺長,同樣也是雌性。藍鯨的雌性平均體型大於雄性的現象,在哺乳動物群中並不常見,然而對大部分的鬚鯨種類來說,雌性體型大於雄性則是常態。這是因為鬚鯨媽媽必須在為期約一年的懷孕期、加上 8 個月左右的授乳期,將小小的鬚鯨胚胎拉拔到可以不用特別照護而能自行覓食的體型,因此鬚鯨媽媽必須具備龐大身軀,才得以生下巨嬰(體型約母親的 1/3 或更大些)及提供超高熱量的乳汁,好讓幼鯨在短時間內快快長大而獨立生活。曾有學者估算,藍鯨乳鯨成長最盛期,可以每小時增重 4 公斤的速度生長,十分驚人!

藍鯨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物,從遠方就可以看見高高的噴氣。(金磊拍攝,於斯里蘭卡)
藍鯨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物,從遠方就可以看見高高的噴氣。(圖/金磊)
藍鯨隸屬於鬚鯨亞目的Balaenopteridae 科,連線而修長的體型在水下更易觀察。(金磊拍攝於斯里蘭卡)
藍鯨隸屬於鬚鯨亞目的 Balaenopteridae 科,連線而修長的體型在水下更易觀察。(圖/金磊)
美國史密松自然史博物館典藏的藍鯨頭骨標本,長度將近6公尺。(姚秋如拍攝)
美國史密松自然史博物館典藏的藍鯨頭骨標本,長度將近 6 公尺。(圖/姚秋如)
黑色鯨鬚版片是辨識藍鯨的特徵之一。(金磊拍攝)
黑色鯨鬚版片是辨識藍鯨的特徵之一。(圖/金磊)

藍鯨之舞:巨獸的優雅遨遊分布與驚人的濾食方式

藍鯨以巨大身型在海上緩慢而優雅地移動,但也在覓食時展現鬚鯨科 ( Balaenopteridae ) 物種特有的快捷泳速、得以高效率地進行鯨吞式濾食,而磷蝦類就是藍鯨的最主要食物。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巨獸如藍鯨,必須仰賴小小個子的磷蝦才得以成長與生存!而蘊藏豐厚浮游生物的富饒海洋,才是提供大量食物與支撐藍鯨的龐大身軀的美好處所。

遍布全球的藍鯨,林奈在 1758 年就已經描述且命名了藍鯨,其後在 19 至 20 世紀,研究人員陸續發現牠們在不同洋區有型態與生態習性相異的亞種,直到目前共有 4 個藍鯨亞種被認定。

根據海洋哺乳動物學會 2020 年名錄,藍鯨 Balaenoptera musculus 

( Linnaeus, 1758 ) 的亞種分類與其主要分布範圍
根據海洋哺乳動物學會 2020 年名錄,藍鯨 Balaenoptera musculus ( Linnaeus, 1758 ) 的亞種分類與其主要分布範圍 。(圖/博學多文,資料來源/海洋哺乳動物學會 2020 年名錄)

藍鯨的分布範圍相當廣泛,除北極海、地中海、白令海與鄂霍次克海之外,幾乎全球所有主要洋區都有牠們的行蹤,但根據許多專家的研究,依目擊頻率與海洋環境特色可區分為藍鯨主要活動區和次要活動區。由下圖可以看到,靠近大西洋與太平洋赤道、西太平洋區的大陸棚水域、南中國海是次要分布區,其他範圍則是主要活動區。臺灣周圍海域則被歸類於藍鯨在西太平洋主要活動區的範圍內, 2020 年的臺東藍鯨擱淺正是另一個科學紀錄的佐證。

藍鯨在全球的分布範圍(李欣穎 繪圖)。
藍鯨在全球的分布範圍。(圖/李欣穎)

藍鯨的現況與保育挑戰:從過去的獵捕到現代的生態變遷

查閱臺灣在日治時代的文史紀錄得知,當時的捕鯨船亦曾捕獲藍鯨。然而為何遲至 2020 年才有本地第一筆的藍鯨擱淺紀錄呢?這可能是因為牠們是稀有物種嗎?根據科學家估計,在大規模商業捕鯨前,藍鯨在全球的族群數量大約有 30 萬隻。牠們擁有巨大而流線的身型,泳速相當快,因此牠們在海洋裡的天敵極其有限。然而當高速的捕鯨船與爆發力強的捕鯨砲進入捕鯨行業後,藍鯨的快速活動力便不再佔優勢,且因牠們的大體型可提供更多產製品而成為捕鯨船眼中最好的獵物,從 19 世紀晚期,藍鯨便經歷了族群變動史中最慘烈的時刻,捕鯨業者都以體型最大的藍鯨作為獵捕對象,以應對國際捕鯨委員會對各國獵捕總隻數的管制。直到 1960 年代,藍鯨的全球族群數量已經下降到少於 1 萬隻,國際捕鯨委員會才做出禁止捕捉藍鯨的規定,期望藍鯨族群可以在國際間祭出捕捉禁令後,慢慢恢復族群量。經過 50 年後,根據眾多研究顯示,全球藍鯨族群數量漸漸增加,國際保育聯盟 IUCN 估算 2018 年全球族群數量介於 10000 至 25000 隻。雖然藍鯨已漸漸邁向復原之路,但數據也顯示目前的族群數量大約是 1926 年之前族群數量的 3-11% ,因此 IUCN 仍評估牠們是瀕臨危險的等級,是紅皮書中亟需保育關注的物種之一。

挪威人所發明的爆破性捕鯨砲是捕捉大型鯨的重要工具,本圖是臺灣現存唯一的捕鯨砲典藏。(李欣穎攝)
挪威人所發明的爆破性捕鯨砲是捕捉大型鯨的重要工具,本圖是臺灣現存唯一的捕鯨砲典藏。(圖/李欣穎)

沒有人類恣意濫捕的壓力,藍鯨是否能回到過去全盛時期的族群數呢?答案仍然未知。專家們現在擔心的,是全球環境變遷下,暖化問題帶來海洋水文與生物資源的改變,導致藍鯨賴以維生的磷蝦數量跟著下降。當食物短缺時,正值恢復生機中的藍鯨如何應對這樣的考驗呢?牠們面臨的難題,也正在考驗人類的智慧。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阿沛是林旺的元配?安能辨我是雄雌?一解亞洲象「阿沛」性別之謎!

環境也有 DNA?追索動物的腳蹤,看崛起的生態監測普查工具

解決油棕產業與紅毛猩猩保育之道:學者立場複雜且分歧